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汪毅夫:国语和文学的结合

http://www.CRNTT.com   2019-04-13 00:02:29  


 
  3.光复初期(1945-1948)台湾的国语运动经历了民众自发与官方筹划的过渡阶段(1945.10.25-1946.2.1)和学者主导的正规阶段。

  过渡阶段恰为100天。在此一阶段,民众自发组织国语讲习班、编写各类教材(包括用歌仔册形式编写的《国语对台湾话新歌》)。官方筹划的重点则在于学校(招聘和训练国语教师,编写和出版国语课本)和学者(招聘“语文学术专家”,筹设国语推行委员会)两个方面。

  正规阶段始于魏建功到台、国语推行委员会开始运作的1946年2月2日。在此一阶段,国语运动采用了“自家学话的方法”,“不用日本人学中国话的方法”,即“实行台语复原,从方音比较学习国语”的正当途径。

  4.上承自清初刘继庄开始的国语运动的“统一国语,研究方言,制造音字”及现代学者始倡的“改古文为白话文”(即“国语运动的四大涵义”)的传统,光复初期台湾的国语运动乃沿着四条跑道并行推展。

  5.魏建功教授到台就任台湾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时,曾经兴奋地说:“从今以后,我们由台湾丧失而积极开始的国语运动,将要在台湾光复以后又巧巧地从台湾开始完成大功!”他说的是,国语运动乃从1895开始积极推展,而1895恰是“台湾丧失”之年。台湾光复以后,国语运动又在台湾完成大功。
以国语运动“四大涵义”之一的“制造音字”为例,吴稚辉《豆芽字母》(1895)、蔡锡勇《传音快字》(1896)、力捷三《闽音快字》(1896)、王炳耀《拼音字谱》(1896)、沈学《盛世元音》(1896)、康有为《十六音》(1896)、王照《官话合音字母》(1933)、劳乃宣《简字》(1905)皆出于1895年以后。台湾光复初期,国语推行委员会推广注音符号、颁布台湾方音符号方案、设计方言罗马字方案,成绩斐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47年台湾国语推行委员会同台北市政府合作,“为街路牌上加注国音一千一百块”。该会委员朱兆祥说:“台湾全省路牌的罗马字注音,即是国定的国语罗马字的拼音”。“国语运动又在台湾完成大功”,诚哉斯言也!

  (作者汪毅夫系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