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两岸融合发展的内涵与指标

http://www.CRNTT.com   2018-11-19 00:18:11  


 
  2016年3月5日,习近平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会议时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

  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提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三个重要具体工作:一是“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二是“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三是“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实际上就是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三大方向与主要内容。

  2018年2月28日,国台办会同29个部委共同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措施),就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台工作规划、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若干措施”涉及面广泛,其中12条涉及台资企业在大陆投资经商发展合作、19条涉及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与生活,涵盖了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影视等诸多领域和行业,其核心就是推动与落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的台湾同胞“同等待遇”,鼓励台湾同胞融入到大陆现代化进程之中,共同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促进与实现两岸融合发展。

  由上可见,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非常重视两岸融合发展,并不断丰富与发展融合发展的内涵,从开始强调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到现在重视扩大与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心灵融合与利益融合,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践行“两岸一家亲”、反独促统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两岸融合发展维度的建立

  总体上看,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基础是“两岸一家亲”、体认“命运共同体”,途径是为台湾同胞出台在大陆生活、工作和发展的“便利性措施”和享受“同等待遇”,目的是促进“两岸心灵契合的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急需借鉴现有社会融合理论和成熟的社会融合指标体系,根据两岸发展的特殊现状建立两岸社会融合维度指标。

  1、理论基础

  社会融合(Social Cohesion或Social Integration)是社会学的重要概念,尽管社会融合一直为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策分析家和政策制定者们所关注,但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加拿大莱德劳基金认为社会融合不单纯是对社会排斥的反应,社会融合内涵包括过程和目标两方面,它旨在确保所有孩子和成人能够参与一个值得重视、尊敬和奉献的社会。因此,社会融合需要不仅仅消除壁垒或风险,还需要对产生融合的环境的投资和行动。2003年欧盟在关于社会融合的联合报告中定义如下:社会融合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它确保具有风险和社会排斥的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和机会,他们能够全面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以及享受正常的生活和在他们居住的社会应该享受的正常社会福利。社会融合要确保他们有更大的参与关于他们生活和基本权利的获得方面的决策。其社会融合指标领域包括劳动力市场、家庭团聚、长期居住、政治参与、入籍、反歧视。大陆地大物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负责、户籍就近管理的社会治理框架下,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出现了对外来人口融合的现实需求和研究深化,大陆开始借鉴欧盟的社会融合维度指标,逐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