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李义虎:我与中评20年 初心与愿景

http://www.CRNTT.com   2018-06-26 00:15:21  


 
  二、四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回首这“20年”,有很多足以让人流连、感慨和勿忘的事情,但撷取其中的若干浪花,可以给“中评”的历史添上珍贵的记忆链接。这里值得提起的记忆链接,在1996年、1998年、2005年及2012年4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996年10月,在伟峰兄的运作下,中国新闻社和台湾《世界论坛报》在香港共同主办了首届“中国统一论坛”研讨会。按今天办会的规模和“盛况”来看,论坛并不算很大,大陆与会的有10名学者,台湾有8位,香港本地1位,加上时任国台办新闻局局长张铭清、中新社社长郭瑞、副社长周秉德、台湾《世界论坛报》创办人段宏俊、董事长陈白淮等,也就30多人。但这个论坛“空前绝后”,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举办了这个“首届”之后,因为两岸关系的大背景,也由于伟峰、建闽两兄的工作事业变动,而没有再办下去。不过,两兄的事业重心不久便转到了创办《中国评论》上来,“首届”论坛的人脉资源、研究资源和情感资源,都接续到一本在两岸四地迅速受到瞩目的《中国评论》上。“空前绝后”带来了“继往开来”,它成为了架接海峡两边的一座桥梁。

  记得在1998年的一天,伟峰兄打来电话,是为《中国评论》创刊号向我约稿。我们聊起用新的研究方式面对两岸关系的心得,更寄望于为两岸关系提供一个重要的研究园地。伟峰兄谈起他创办《中国评论》的构想和规划,其中谈到他希望为两岸学术界搭起一座沟通对话的桥梁:这本杂志并不单独是大陆方面的,她是两岸的、中国的、大中华的。在这方面,《中国评论》没有辜负两岸、港澳和海内外读者大众的期待,她确实成为了“两岸共同媒体”——连战先生就是用这几个字为《中国评论》亲笔题词。“两岸共同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共构性,不是属于两岸哪一方,而是属于两岸双方。《中国评论》为此形成了资源共享、平台共用、媒体共建的特点,在以后的十几年间,特别是发展到中评社时,在北京、香港、台北分别成立新闻媒体,共用中评社及中评网的名义与平台,在编辑部协调下,分工合作约稿编辑、采编新闻。无论是文章内容的重要性,还是编辑风格,抑或是人员分工合作,都体现着这个新型媒体的共构性。这种共构性一直延续下来,颇有心灵契合、共同构建“两岸共同体”的蕴涵。今天回想起来,伟峰兄那次跟我的通话,颇能代表中评人做“两岸共同媒体”的初心。

  2005年是中评社发展历程中更加重要的年份。这一年5月,中国评论通讯社也就是大家今天都非常熟悉的中评社成立了。6月3日,第一篇稿件向海内外顺利发出,开启“中评”新的路程。中评社注册地点在香港,但却是大中华地区第一家数字化网络通讯社,不仅在香港、台湾、北京,而且在华盛顿、洛杉矶、首尔等地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新闻采编网络,形成“小全球”的布局。中评社的稿件以及时、快捷、准确为特点,24小时滚动播发最新的新闻,发稿数量仅次于新华社及中央社。其新闻报道以深度分析为特长,在两岸新闻方面显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相关评论、述评和重要文章常常能影响两岸学界及民众的看法。而中评社主办的中评网,已经成为两岸四地、华人社会乃至国际间关注中国、关注两岸,获取相关资讯的基本工具。大约每个研究两岸问题的学者、学生,每天早上都会打开中评网,以抓取两岸最新的信息,掌握最近的动态;每个虽不研究两岸问题但却热心两岸事务的人,也会对中评网产生某种依赖感,只要你看过一次以后。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