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智库:习近平的融合发展新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7-05-01 00:09:01  


 
  第六,修订及出台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里,大陆出台了一系列涉台法律法规,但随着两岸关系的向前发展,这些法律法规有的已经不合时宜,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地对它们加以修订;在某些方面也曾出现过“法律真空”现象,这就需要及时跟进,补充相关立法。实践证明,有效的法律保障是两岸关系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未来两岸融合发展的实现也一定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台湾民众的法律素质普遍较高,法治意识较强,并形成了对法律权威的认同。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和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既有助于实现台湾民众的利益,又有助于增强台湾民众对大陆法治体系的认同和信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措施涉及到在大陆投资、工作、就读、生活的台商、台干、台生、台民等各类人群,出台这些措施涉及到国台办、公安部、教育部、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十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同时也涉及复杂的专业管理,笔者在此仅仅从宏观层面进行粗浅的探讨,而不可能逐一列举并展开专业性分析。由于融合发展政策涉及国家统一大业,所以凡是涉及到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从大局出发,不能因触及本部门利益而消极推诿。

  注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载新华网,2014年9月26日。

  ②目前大陆官方在论及两岸融合发展时,仅仅提到要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而未提及文化、思想、精神层次的融合发展,这自然延伸出一个问题:两岸融合发展是否包括文化、思想、精神层面的融合发展?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为何习近平没有提及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二:其一,习近平强调两岸推动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主要是就台湾同胞融入大陆经济社会建设来讲的,是近期需要着手去落实的,亟待通过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来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而文化、思想、精神融合属于“软融合”,不是当前最紧迫的,在优先次序上,属于后序安排。其二,文化、思想、精神方面的融合属于另外一种含义上的融合,是指两岸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要完成的融合。从习近平的讲话不难发现,习近平多次强调民族精神的融合,且大多在强调两岸共圆中国梦的场合。

  ③郭伟峰:《习近平对台思想与顶层设计》,载香港《中国评论》,2017年1月号,第7页。

  ④《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载新华网,2014年9月26日。

  ⑤王英津着:《国家统一模式研究》,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254页。

  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载新华网,2015年5月4日。

  ⑦台当局“劳动部”:《促进青年就业方案(核定本)》(2014-2016),台“劳动部”印制,2014年3月10日,第2-5页。

  ⑧台当局“劳动部”:《促进青年就业方案(核定本)》(2014-2016),台“劳动部”印制,2014年3月10日,第6-9页。

  ⑨《俞正声出席2017年对台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载新华网,2017年1月20日。

  ⑩《全国人大会议开幕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载新华网,2017年3月5日。

  ⑪王沪宁:《构筑中国特有的政治体系模式——中国政府与政治序》,载高民政主编:《中国政府与政治》,黄河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⑫《杨毅周论习近平对台思想之统一路径》,载香港中国评论新闻网,2017年1月20日。

  ⑬富权:《国民待遇有利于强化台胞的国民意识》,载《新华澳报》,2017年2月3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