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G20峰会,世界和中国收获了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6-09-13 07:47:54  


 
  中国能收获什么

  文章认为,杭州峰会不仅为G20平台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出了“药方”,同时,中国也收获了许多现实和长远利益。

  首先,验证了中国参与和主导国际事务的作用和能力。与前十届G20峰会相比,杭州峰会涉及议题之广、触及问题之深前所未有。从2015年底接任G20主席国以来,在短短9个月时间里,中国主导举办了23场部级会议、5场G20协调人会议、4场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4场G20财政和央行副手会议等,协商确定了G20改革的优先领域和若干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最终达成30项主要成果。这表明,中国有能力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能够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主要建设者。

  其次,展现了中国的软实力。

  杭州峰会传播了中国经验,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细化了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路线等等,在这些成果中,植入了中国的发展观和世界观,彰显了中国治理理念。

  再次,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当前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意义。杭州峰会开幕前,欧盟和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钢铁去产能政策表示关注,担心中国钢铁去产能可能伤及本土钢铁业和钢铁工人利益。G20峰会公报提出,钢铁等行业的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集体应对,呼吁组建一个关于钢铁产能过剩的全球论坛,并给出时间表。这有助于各方协调立场,避免中国“三去一降一补”调控的努力成为新的贸易战导火索。

  第四,改善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外部环境。杭州峰会就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强化全球金融安全网,提升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和韧性,深化中国政府提出的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达成了普遍共识,并在公报中强调,欢迎人民币于10月1日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改善国际金融合作环境。

  第五,巩固了中国在第三世界的外交基础。杭州峰会除G20成员外,还邀请了77国集团主席国泰国、东盟主席国老挝、非盟主席国乍得、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主席国塞内加尔以及埃及和哈萨克斯坦作为嘉宾国出席峰会,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传统侧重点,也有助于巩固中国外交的基础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国对外战略的环境。

  G20如何变成“行动队”

  文章指出,光有愿景和路线图,无法真正收获,关键是能否将共识转化为行动。正如此次G20峰会开幕致辞中,习近平指出的:“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无疑,G20峰会不是欧盟那样具有稳定的、刚性的制度性安排的组织机构,同时,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发酵,政府更迭及其他社会不稳定因素都会影响峰会共识的效力。因此,强调G20成为“行动队”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G20如何变成“行动队”?中国作为共同治理全球经济的倡导者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度介入者,杭州峰会一系列协议的主导者和倡导者,有必要发挥带领作用。

  首先,是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起到世界经济稳压器的作用。中国以世界经济八分之一的体量,为世界经济作出了30%的贡献率,中国经济和社会能够持续发展,杭州峰会的一系列协议就能展现可操作、能共赢的前景。

  其次,加快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杭州峰会有四个主题词,“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实际上,这与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内涵上息息相通。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意味着许多领域的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开放,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越迅速越有成效,推动G20和世界经济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就越有说服力,相互契合度就越高。而这种契合过程,就是新发展机遇的出现过程。

  第三,选择价值洼地率先行动,争取早期收获。无论是G20成员国还是世界经济,都面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两大课题。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价值洼地。在杭州工商峰会上,习近平表示,应该夯实基础设施的联动。中方已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通过亚投行、金砖国家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加大了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为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程加速落地做好了相应准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仅抓住了后发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求,还有助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广和衔接,通过硬件建设带动软件建设,就能形成越来越广泛的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稳定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G20杭州峰会既有“治事”的具体安排,也为“治制”埋下了伏笔。让“杭州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红利,中国治好自己的“事”和“制”,才能产生最大示范效应,进而为全球经济治理做出更大贡献。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