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稳增长避免结构调整阵痛超预期

http://www.CRNTT.com   2015-02-15 09:34:26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已经进入以空间换时间轨道,未来仍需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经济增长,避免结构调整阵痛超过预期。
  中评社北京2月15日讯/2015年中国经济开局不算顺利,下行压力有增无减。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月份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0.8%,创出自2009年11月份以来的新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连续35个月负增长,1月份跌幅有所扩大;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8%,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低于荣枯线以下。此外,1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0.8%,内外部需求总体低迷。这些情况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已经进入以空间换时间轨道,宏观经济出现暂时回落,是经济结构调整必然结果。未来仍需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经济增长,避免结构调整阵痛超过预期。

  传统增长引擎逐步失去动力

  证券时报发表经济学博士项峥文章称,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这两个引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出口引擎动力消减,而投资引擎加码,确保了过去几年宏观经济保持相对稳定增长。但以刺激方式不断加码投资引擎,不仅导致地方债务规模急剧上升,而且还引发了房价泡沫化运行、宏观经济杠杆率水平持续提升,以及投资增长动力衰减等副作用,反过来又制约了未来宏观经济增长表现。特别是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加杠杆期间得到超速增长,由房价增长过快所引发的供求错位,造成住宅库存大量堆积,而有效住房购买力不足,房地产周期调整拖累了宏观经济增长表现。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态势仍在预期之中,主要经济指标并未出现急剧下行。这与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宏观经济增长急促下降存在天壤之别。应该看到,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结构矛盾就已突出,产能过剩有增无减。但国际金融危机突然来袭,中止了当时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只不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与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共振,增加了经济回调空间与压力。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缓慢回落态势也不可避免。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消费还难以形成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房价过快上涨与城镇化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房价高位运行反过来又阻碍了城镇化进程的有序推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是对西方发达国家消费泡沫的纠正,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就业状况没有明显好转,导致中国外部需求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改善。特别是中国出口产品受到东南亚、中亚国家的强有力挑战,产品更新升级已经刻不容缓。这些情况表明,社会总需求扩张动力不足,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不可避免。实际上,在中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时,经济增速回落也符合经济规律。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