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媒体也需要找到那只“马桶盖”

http://www.CRNTT.com   2015-01-29 17:57:42  


 
用户:泛化“标签”

  对垂直社群的关注并不是一味要求媒体去追逐“细分”,更关键的是要能给用户打上标签、进而能形成垂直化和用户间互动关系,再用上文提到过的产品和服务去进一步切割。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能让催生大量碎片细分的内容,并使其在被分割的不同群体里快速分享传播。陌陌能通过以附近群组等地理位置信息为维度重新划分、标签(此处为动词用法)用户,从而从微信和手Q的夹击下逃出生天,就说明对这些垂直群体需求的满足是走的通的路。

内容:“性能偏好者”带来的机会

  还是回到吴晓波老师的文章,“大概都算是中国当今的中产阶层,是理性消费的中坚,他们很难被忽悠,也不容易被广告打动,他们当然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不过他们同时更是‘性能偏好者’,是一群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埋单的人。这一类型消费者的集体出现,实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转捩点。”

  腾讯微信的官方数据也表明,旅游、企管甚至烹饪,这类有实际价值的内容阅读量大的惊人,说明了对内容产品而言,同样存在这样的“性能/价值偏好者”群体,他们对内容的消费习惯,一样可以视为媒体升级转型的拐点机会。

  随着众多内容产品从诞生初期向成熟的转变,幸存下来产品的用户体验在差异化上其实大体是逐渐缩小的;整个细分行业还是会慢慢向内容质量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转变,在这方面占优的产品,也许就能恰好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完成某些市场份额的占领甚至逆转。

  至于如何实现移动端内容的碎片化处理、深度加工、产品化重组,实现与整个互联网的对接和新商业模式的探索都需要思考。

品牌:文化内涵感的打造

  过去的媒体品牌,更多通过对渠道的垄断来表现,因此在很多层面上面对同行、广告主的意义比较大,对于当时渠道有限的读者而言反而媒体品牌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但如今,媒体需要学会直接去面对每一个活生生的用户,打造出能持续给消费者带来具有文化内涵感的品牌。

  正如Jonah Berger在他所写的《疯传》中所归纳的,要想让一个产品或者品牌深入人心,需要大致具备社交激励、易激活、能激发情绪联想、公共性和实用性,并融入到故事中去等六个因素,这就需要不断为品牌注入兼具意义和趣味价值的内容;只有较好地融合上述各类要素,品牌才能自动在用户间流动起来,最终成为用户和产品之间形成滋养—反哺关系的重要催化剂。

  最后再次借用吴晓波老师文中的话就是----一个行业的前景,“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在这个意义上,世上本无夕阳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 

  来源: Time Weekly - 2015-01-29 11:49:14 作者:胖纸曦  原标题:媒体也需要找到那只“马桶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