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从第一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路在哪儿

http://www.CRNTT.com   2014-02-21 10:54:40  


 
  1.提质增效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之一

  多年来,中国外贸发展更多的是靠“以量取胜”,而不是“以质取胜”,其中出口商品中能源资源、日用消费品等产品占绝大多数,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知名品牌缺乏。中国企业长期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出口货物90%是贴牌商品,利润率极低。因为档次低,前些年中国出口7亿件布鞋才能换一架空客飞机;没有品牌,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大约卖10美元,中国企业只挣35美分;没有专利和核心技术,2011年中国手机出口8.8亿部,利润只有1%。

  世界质量专家指出,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是和平占有市场的有力武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在全球经济仍不太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可以通过提高出口商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知名品牌的产品和企业,促进外贸增长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2.打造经济升级版需要加快外贸提质增效

  产品质量升级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有效方式。产品质量是通过品种品牌、可靠性耐用性、适应性符合性、档次等级等,帮助企业实现效益,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比如,调整优化经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外贸出口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最终都是通过提升产品设计水平、性能、档次等来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可以全面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在宏观层次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全社会经济转型;在微观层次上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实现产品升级,推进产业升级。

  中国一些产品产业,像钢材、有色金属、石油以及石油炼制品和化肥、农药、有机原料、橡胶制品等化工行业的主要产品,其实物质量已与国际水平接轨,但更多的产品产业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很大,需要加大质量提升力度,全面推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经济是基础,质量是基础的基础。通过质量提升,可以改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矛盾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化解转型风险,处理累积矛盾,实现和谐发展。

  3.提质增效是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质量和效益质量体现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数量、品种、规格是其生产能力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产品的可靠性、尖端性、实用性等,代表其国力、实力。正是因为产品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把提升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基本途径,为经济升级提供支撑,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动力。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制定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全球经济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直进行调整,这期间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国际分工和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国关系和全球经济治理也在调整,新的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正在酝酿,环境及能源资源安全等问题更加突出。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在中国外贸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要逐步转变一味追求高增长的观念,接受和适应中国外贸适度增长的事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在激烈的全球贸易竞争中,努力提升外贸竞争力。

  哪些因素影响外贸提质增效

  文章认为,影响未来外贸提质增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受到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融资成本、环保成本增加等因素的约束,但从总体看,未来中国外贸发展条件总体向好的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出口形势总体是乐观的。在巩固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传统优势外,高铁、火电、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有望成为拉动出口的新增长点。

  1.支撑外贸加快提质增效的正面因素

  一是国内经济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外贸发展的基础依然稳固。2014年将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此外,加快自贸区的建设以及扩大内地延边地区的开放改革战略,也将进一步挖掘和培育中国经济全方位开放的优势,推动外贸进出口的增长。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仍处于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内,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依然较多。加之近年来持续的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正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从企业来看,金融危机后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的产业和企业,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活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