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城镇人口大于农村人口的意义与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2-02-06 11:18:08  


 
  另外,就经济增长而言,城镇人口大于农村人口也意义重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至少还有20多年的高增长。这个预测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事实上,无论其他国家还是中国自身的发展都充分证明,经济的快速增长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目前美国的城市化率约为82%,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率约为66%和82%,即使要达到日本的城市化水平,以中国当前每年推进1个百分点的城市化率计算,还要15年左右的时间。何况,中国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这意味着城市化对经济增长仍有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

  这种推动作用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的:首先,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对生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将产生巨大需求。其次,更大更多的城市也需要更多的房屋、道路及更好的水电等基础设施。再次,从收入水平看,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人民币2万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6977元,若未来还有几亿农民成为城镇居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购买力也将提高。毫无疑义,这种种需求,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成为继工业化后,又一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

城市化带来的户籍与平等问题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在看到城市化过半带给中国机遇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它所隐含的巨大挑战。某种程度上,挑战比机遇更直接和紧迫。因为城市化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它实现了其目的和任务后方能体现出来,在此之前,只具有理论上或书面上的意义,而挑战则是现实存在着。

  城镇人口首超过农村人口带来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处理城市新旧市民间在发展机遇和公共福利分享上的平等问题。

  中国城市化的过程,更多体现为一种要素的城市化,而不是人本身的城市化。换言之,无论是人还是资本,他(它)的价值只体现在作为要素这一点上。这就造成在城市化中,人作为要素是可以自由流动的,但作为完整的人则不能流动;或者,人流动了,权利和福利却不能同步流动。可以说,过去30余年的城市化基本是要素的城市化,而不是人的城市化,这是中国城市化存在的最大问题。

  也可把这种城市化称做半城市化或被城市化。它的根源在于现行户籍制度所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在城市捆绑了养老、医保、教育、就业、住房等利益;在农村捆绑着宅基地、承包地、林权、林业用地等利益。由于户籍背后的制度福利和利益刚性太强大,致使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并没有同时伴生城乡户籍制度的废除,从而造成这样一种状况:农民作为城市需要的劳动力是可以在城市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即自由流动,但农民进入城市后,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也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换言之,农民只有产业工人的名分,而无城市居民身份之实质。这就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阻碍城市化的真正实现。中国长期的储蓄过高、消费需求下降乃至外贸顺差过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都与此有关。特别是,考虑到在半城市化人口中,二代农民工比例持续提高,他们对社会的不满程度远远高于父辈,对公平的渴望更加强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