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如何避免陷入新的“广场协议”? | |
http://www.CRNTT.com 2011-12-12 08:31:19 |
警惕慢性“广场协议”和随之而来的资产泡沫的风险。从长期来看,如果人民币继续目前每年5%的升值趋势以及一个相对高的年通胀率,人民币将在没有达成任何实际双边汇率协议的情况下,在技术上完成了一个慢性“广场协议”。但更值得警示的是,由于日元升值导致的资本流出以及出口增速放缓,将会使得货币当局更有可能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易于诱发新一轮资产泡沫的出现。 实际有效汇率币值稳定对推进货币国际化十分重要。日元在80年代汇率经历了大幅波动,撇开与美元双边汇率不谈,日元实际有效汇率(REER)在80年代后半期升值近50%,而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又急剧贬值30%左右,大大削弱了日元作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的吸引力。 本币国际化必须与国内金融改革配合。日本在80年代推动国际化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决策者希望通过各种保护措施,使日本免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巨大影响,但这种“隔离”式的保护却与日元国际化的初衷相互矛盾。 被动升值和抵制升值皆非良策 文章指出,如果人民币采取被动升值的态势,其最大的坏处便在于无法确定所谓均衡汇率的实际区间。事实上,数年前美国政府便开始使用“20%-30%低估”的数据,即便人民币自2005年以来对美元有效升值20%以上,这一论断都没有明显变化。而如果从日本80年代末的经验来看,本币升值的最大的风险并不在于升值本身,而在于一旦此一趋势反转,政府又维持低利率水平,这极易导致资产泡沫的持续发酵。 被动升值的另一大弊处,是本币国际化和金融改革进程的主导权被部分稀释。美国为巩固经济和金融霸权,将会继续操纵汇率、乃至金融议题来抑制中国发展对自身的威胁,而如果被动升值,将会影响自身金融改革的时序和节奏问题。 还有种观点认为,中国应该单方面抵制升值步伐,以强硬姿态面对美方压力。这种论述,且不论政治层面能否奏效,单从央行面对美元贬值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对冲操作成本来看,就并不可取。通过央票发行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尽管中国能够对冲将近80%的外汇占款(根据央行副行长易纲的估计),但也付出了双重代价:即减持国内资产而持有美元资产(后者不仅币值贬值,收益率也相对较低),以及银行系统的被动消耗(放贷能力减弱)。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