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教育券” 还是别再提了吧 | |
http://www.CRNTT.com 2010-03-12 11:39:52 |
近来,在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的热潮中,一个经济学界和教育界人士耳熟能详的概念又被频频提起——“教育券”。有媒体直接以社论的形式发出呼吁:“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旨在优化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不妨多做些诸如‘教育券’之类的政策创新。” 关于“教育券”的设想,堪称经济学说史和教育制度史上最优美、可爱的创新思维成果之一,自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提出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迷之者甚众。它的思路简洁明了,逻辑如同剃刀一般锋利——政府把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即“教育券”)发给每位学生。家长和学生可自主选择收费标准不同的学校就读,不足部分自己支付,不再受学区或学校类别的限制,而学校把所收集的教育券向政府兑换现金,用以支付办学费用。于是,学校间为争取学生而互相竞争(争取更多的学生就意味着争取了更多的政府教育经费),就必须努力改善教育质量。开放的自由的教育市场必然提高学校的效率和效能。 这一概念自2001年引进中国,于浙江省长兴县进行试验,立即在学界和媒体获得热烈赞誉。其影响所及,延绵至今,仍有许多论者把推行“教育券”制度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治本之策。少有人知的是,理想的“教育券”制度早已经为实践所否定。 最先承认这一点的,是其当初最热情的鼓吹者之一、一向坚定地认为“市场从不失灵”的学者薛兆丰。2003年春,他的文章还鼓吹“教育券”的实施越简单越好、越早越好,到了2005年底,即已另撰文章改口:“我一直认为教育券制度不仅能显着减少教育经费的错用,还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这个观点至今不改,但我也越来越意识到,教育券面临三个根本的难题,使得它几乎不可能实施。相比之下,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才是提高教育效率的捷径。” 两年后,另一位同样坚定地崇拜弗里德曼的青年学者冀志罡,也公开提出“教育券制度应当缓行”。他说:“教育券虽好,却不可行。一个好主意应该既优秀,又可行。真实的世界总是格外复杂,每个人都有利益所在,不像经济学家手里的数学符号可以随意搬弄。” 在中国,若是连这两位都认为教育券制度不可行,那就是彻底的不可行了。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