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 |
中评月刊:台湾“厌世代”的现实困境与破解 | |
http://www.CRNTT.com 2024-12-01 00:00:41 |
当然,“厌世代”标签的内涵也与媒介推广密不可分。在台湾,“厌世”与“厌世代”大约在2017年就成为媒体与社群媒体上的流行词。据《数据森林》调查,“厌世”一词于2005年在网络出现,2016年10月起开始暴增,两年间“厌世”帖文超过500万则,呈现出年轻人的厌世风潮。①在脸书上搜寻“厌世”,可以看到许多以厌世为名的粉丝专页,如“厌世动物园”“政大厌世阵线”“厌世哲学家”等都有数万粉丝追踪。这些粉专或以图文插画、文字形式,或以迷因形式抒发着愤世、嫉世、倦世的“负能量”金句,受到许多年轻网友的喜爱。 “厌世代”正式被定义,源于2017年5月《关键评论网》的专题报道,之后集结成《厌世代:低薪、贫穷与看不见的未来》一书。据该书定义,“厌世代”泛指1990年代前后出生,因低薪、看不见未来,在变化剧烈的时代中,仿徨不安、疲惫寻找光亮的世代。②这样的厌世感,是一种对处于贫流层低薪生活的自我嘲讽。低薪、贫穷与看不见的未来,是“厌世代”群体共同的困境,在社会话语中引起共鸣。很快,“厌世代”标签被青年所接受,成为90后青年世代自我指称的流行话语。 此后,“厌世”的情感表述甚嚣尘上,渗透在流行音乐、商品文化等各个方面,成为年轻族群流行的亚文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7年12月,台大社会系开设《失败者社会学》课程,与青年世代共同讨论现代社会对于失败感的集体焦虑。③2019年3月,在《又穷又厌世:当代青年的情感政治与贫穷化问题》研讨会上,王智明将“厌世”视为一种话语,认为厌世感可能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在媒体与朋友分享中形成的。但他也指出,厌世同时是一种真实社会处境的映射,是在台湾工作贫穷、劳动不稳定、世代挤压与大陆崛起等背景下形成的“无能为力”之感。④郑亘良则提出厌世感来自世代冲突,“厌世代”青年生长于经济停滞、劳动条件不佳的环境,与上一代的繁荣对比产生巨大的断裂感,以及上一世代“卡住”既有资源又留下许多社会问题的相对剥夺感。⑤张智琦考察了当下流行的“废郁诗”,认为它的流行与两岸分治的政治体制、停滞倒退的经济处境、“反中台独”的意识形态紧密关联,反映了台湾青年世代的情感结构的暗面。⑥这些研究和讨论使“厌世代”概念更加明晰,同时也标志着“厌世代”从网络世界走向了现实社会,幷为人们所熟知。 综上,台湾青年“厌世代”的内涵演进与群体认同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前被标签化的“厌世代”生长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阶层日益固化,而青年的上升通道狭窄,生存发展空间受限,身负“厌世”标签的青年难以按照传统路径获得成功,因而转向通过降低欲望来消极地接受现况。充满自嘲意味的“厌世代”一词从网络流行到现实认可,折射出青年世代对台湾现实困境产生的挫败感与无力感的持续加深。而青年群体对“厌世代”标签的认同,也是其对人生挫败和社会不公的一种无声抗议。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