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俄乌战争安全挑战与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22-05-17 00:10:00  


 
  事实上,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个实力主体,中、美、俄在世界和平与全球安全治理层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任何一极对现有国际法规范与原则的冲击都必然引起全球性的秩序动荡。比较而言,中国是其中最为稳健、理性和负责任的和平力量,也是发展动力。中国的核心目标是民族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本质是和平与发展,是可以与一切外部力量及多元文明兼容并包的。中国的发展包容性根源于自身文化上的“天下一家”和“世界大同”思想,能够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共存。但俄罗斯与美国无法像中国一样引导一种以和平与发展为价值根基的全球治理秩序,而是以帝国法理、势力范围与霸权斗争为主轴。

  美俄关系的本质是美苏冷战的“继续斗争”,历史远未终结。尽管20世纪的冷战是以苏联解体与美国获胜而结束,但俄罗斯作为被结构性削弱和压制的大国从未放弃“追求承认的斗争”。与叶利钦的过度亲西方式的休养生息、“休克疗法”不同,普京的俄罗斯是要追求帝国式复兴,这从普京若干次关键性的涉外演讲中可以判断出来。但普京的帝国梦遭遇到冷战后更为强势的“北约帝国”(其内核为美国)之持续东扩带来的地缘性和系统化压制,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国家安全危机,激发了俄罗斯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此次俄乌战争的国际政治本质就是俄罗斯与北约地缘安全危机的极端化以及俄罗斯民族主义对抗美国主导的“大西洋自由主义”。作为苏联解体遗产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曾一度以“叶利钦主义”追求去共产化和融入西方,甚至追求建构一种制度化的、相互约束的欧亚安全保障法律体制。就在战争爆发之前,俄罗斯仍在寻求美国及北约提供正式的、书面化的安全保障法律文件,但持续遭遇挫败。俄罗斯的所谓“特别军事行动”宣称以乌克兰的“非军事化、去纳粹化、中立化”为基本目标,是以军事实力和势力范围逻辑对北约体系以及乌克兰反俄主义势力的直接打击,以获得与俄罗斯角色相称的谈判地位及实现俄罗斯构建区域性安全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从全局来看,北约东扩是渐进和进攻性的,而俄罗斯的进攻则具有防御性和底线反击的意义。

  俄罗斯的“以战求和”模式及其战争的具体实施方式,打破了二战之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的欧洲和平秩序,挑战了北约帝国的扩张意志和霸权边界,并对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球治理秩序带来重要的冲击。逻辑上,俄罗斯是以“势力范围”为根据而行动,是以列强间的大国协调和协议为互动法则,但二战后的全球秩序在形式上和规范上毕竟是以国际法体系和安理会机制为主要载体,以主权原则为根本。正因如此,美国得以在国际社会以“主权”法理挑战和批判俄罗斯奉行的“势力范围”法理,并在寻求安理会制裁决议未果的条件下推动获得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联大决议。乌克兰既在战场上以民族主义和主权法理抵抗俄罗斯,也在联合国框架下并在美国帮助下诉诸国际司法机制,如2022年2月26日直接在联合国国际法院起诉俄罗斯。国际刑事法院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也相继展开了针对俄罗斯战争罪行为的专案调查。美国则推动北约体系及更庞大的国际社会力量对俄国展开全体系的“制裁”,并大规模提供军事援助和外籍军事人员给乌克兰。

  从专业角度而言,乌克兰战争暴露了联合国安全治理秩序的规范缺陷和严重短板,暴露了美国与北约集团的扩张本性和霸权意志,也暴露了俄罗斯寻求安全保障的思想根据和行为传统。这场战争已经在改写二战后的全球治理秩序,永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国际法基础遭到动摇,战争结束方式及新和平协议的达成将取决于利害关系各方的理性互动,并将具有国际法的规范检讨与发展意义。国际法是规范性的地缘秩序,而地缘政治斗争则是国际法的破坏者与发展推动者,我们可据此评估乌克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制度性影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