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中评大咖讲书:洪雯谈两个香港鸿沟

http://www.CRNTT.com   2021-09-16 00:05:53  


中评社编委兼采访主任林艳主持活动(中评社图片)
 

  需辨析两个香港的实际需求 

  第二,我想谈谈两个香港背后的深层次矛盾。“一号香港”与“二号香港”产生撕裂,这背后有一系列经济深层次矛盾。其一,产业结构单一化,特别是制造业的全面空心化。1980年,制造业占香港GDP接近25%,贡献了近40%的就业。2018年,香港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只有1%,而类似的单独经济体如新加坡,其第二产业占GDP的22%,瑞士则占24%。

  其次是经济的过度服务化,同时也出现越来越集中的趋势。香港有四大支柱行业:金融服务、旅游及相关产业、贸易及物流、其他专业服务。2000年,这四个行业在GDP中占比为49.4%,2018年达到57.3%。新的增长点在香港一直成长不起来,四大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高,经济也越来越集中。

  还有就是产业结构的两级分化和低端化。在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中,我们可以粗略地把金融视为高端,旅游及相关的零售、餐饮、酒店等视为低端,贸易及物流和其他专业服务则视为中端。从四大产业过去近20年间的增长速度中,我们很清晰的可以看到两极分化、中间塌陷和低端化的趋势,增长最快的是最底层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排名第二的就是最顶端的金融业,产业在低端化和高端化,而低端化显然更为明显。工商服务及贸易物流出现“中间塌陷”现象,对GDP的贡献从34%下降到33.1%。产业发展趋势两极分化、低端化,自然就导致了就业结构的两极分化和劣质化。比如说金融是香港最光鲜的行业,是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它贡献的就业人数只占总就业人数的6.8%,总人口的3.5%。就业人数变动率增长最大的是旅游,而贡献了大部分中产就业的贸易和物流处于萎缩的状态,阶层上升的通道开始收窄。

  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过度的金融化、地产化。金融化是指金融收益远远超越劳动收益,特别是非金融企业将越来越多的资源转入金融当中,其越来越多的收益来自于金融,而不是本业。当经济出现金融化和地产化的时候,就形成了财富推动型的增长模式,资产带动的财富增长速度远远快于靠劳动去赚取的薪金的增长,这种结果必然就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