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深度:王栋谈拜登政府对华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21-08-20 00:02:46  


 
  王栋:经贸关系一直被称作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但是在过去几年中,中美经贸领域不断累积的分歧摩擦导致中美经贸关系产生很大矛盾,特朗普政府极端不负责任地发起了中美贸易战,使得中美关系出现了急转直下的变化。

  事实上,在特朗普时期,中美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很大程度上已经将中美经贸领域的一些主要的、能够解决的矛盾谈至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程度,其中包括人民币汇率问题、金融行业准入问题、中美贸易赤字问题、知识产权问题、技术转移问题等。

  关于第一阶段的贸易协定,今年4月我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出中美应形成新的“接触共识”。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形成了一个“接触共识”,主张对华采取所谓的“接触战略”,这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假定,即美国将中国视作一个需要由美国来“改变”的“他者”,并希望把中国纳入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甚至希望未来中国逐渐在经济政治上和美国趋同。但是,美国的这种“旧接触共识”存在认识论上的严重谬论,无异于“刻舟求剑”。在四十年多年过去之后,如今的中国非但没有按照美国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反而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美国很多精英失望了,开始认为对华战略接触失败了。现在,美国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从最初的“想要改变中国”一下子转为“视中国为最大的挑战和威胁”。而这背后也有认知心理学所说的“信念系统的过早闭合”(premature closure of belief system)这一机制在起作用。譬如,美国精英认为,“中国一直对美进行战略欺骗,表面上谈合作共赢,其目标实质是要挑战、取代美国霸权,而美国现在已经看透了中国的战略意图,不会再上中国的当。”这就是典型的“信念系统过早闭合”导致形成的偏见。曾得到特朗普赏识的共和党资深中国问题专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所着的《百年马拉松:中国称霸全球的秘密战略》一书就集中代表了这种观点。该书前几年出版后在美国风靡一时,被很多美国鹰派引为解读中国战略意图的圭臬。无独有偶,美国“少壮派”中国问题专家、新任拜登政府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最近也出版题为《持久战:中国取代美国主导秩序的大战略》一书,其中言之凿凿,断定中国具有一个长期的逐渐取代美国领导地位与影响力的战略。尽管该书对中国的战略意图做了严重误读和歪曲,但却受到美国战略界、政策界的热捧。这反映出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这种严重误判和误读已经成为美国跨党派主流共识,也成为支持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的逻辑和认知基础。上述美国近年对华政策变化的认知和心理层面的根源值得关注和深思。

  我在《外交事务》的文章中提出,当前美国首先要改变其对华政策认识论上的谬误,要真正学会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同中国形成“新接触共识”(New Engagement Consensus)。在这个“新接触共识”之下,中美之间并非零和博弈,不是你死我活、争夺霸权的关系。恰恰相反,在“新接触共识”之下,中美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体系演变的稳定支柱,与其他利益攸关方一道,共同推动全球秩序向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这一观点提出之后,在国际战略界、政策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客观上应该说也对拜登政府构成了一定压力。有意思的是,拙文发表之后不久,白宫“印太”战略协调人坎贝尔在出席斯坦福大学一个研讨会时,刻意强调中美关系的“接触时代已经结束”,今后将进入竞争时代。这可以看成是拜登政府试图维护其对中美关系定义权和话语权的努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