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价值

http://www.CRNTT.com   2020-05-02 00:07:50  


中国最终要展现于天下四方的是其文化价值观
  中评社香港5月2日电/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资深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学术顾问谢茂松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4月号发表专文《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三个层次》。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让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一时难以适应。他们的情绪很复杂,一方面需要中国的市场与资金,想搭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一方面又心理不平衡,将中国人视为暴发户,还充满种种疑虑,甚至焦虑、恐惧中国很快也会在他们引以为傲、一直垄断的高科技上超越他们 。中国的复兴如旭日东升,它在世界最终展现的应该是怎样的形象呢?中国的伟大复兴是在富强基础上更为规模弘远的文明复兴,“文明”就是作为《五经》之首的《周易》中代表太阳的离卦:“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光明连续不断而普照四方,代表着“正道”,今日中国的发展正是具有“正道”意义。中国最终要展现于天下四方的是其文化价值观,中国历史上为周边所吸引,也正因其被视为“礼义之邦”的文化吸引力;中国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连续未断裂的文明,就中国内部而言,也正在于其“礼义”的文化价值观之维系而能化育人心、性情,从而能可久可大。文章内容如下: 

  一、中国价值观对于西方的“经济人”的超越

  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学术界开始从亚洲价值观的角度来解释包括中国、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动力。亚洲价值观包括重视勤劳、节俭、教育、组织、纪律、长远利益等,但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又反过来让西方质疑亚洲价值观的有效性。西方向来是以成败论英雄,所以今天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之下的高速发展,历史文化与价值观重新成为西方解释中国经济成功的重要框架。但中国经济的成功其实有超越西方经济学对于人作为“经济人”的假设的面向,如果不能深刻理解这点,那中国人在世界的形象还是暴发户,根底上还是对于西方经济人的效仿。

  对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及其资本主义精神,欧洲各国一流的思想家们一直有着非常深刻而尖锐的批判。德国的马克斯·舍勒批评资本主义不是将世界看作是有机的家园,而是看作冷静计算和工作进取的对象;批评资本主义类型的人基于人对人的根本不信任而摧毁了一切共同体,最终把人引向外在的法律契约和利益结合。舍勒也提及俄罗斯的托尔斯泰、索洛维约夫讽刺资本主义市民化。①英国的卡尔·波兰尼批判资本主义对于社会的破坏,提出保卫社会。②欧盟的构想者、法国思想家科耶夫最早提出历史终结论,只不过他的历史终结论完全不同于后来特用大用其说法的学生福山。科耶夫批评世界历史将终结于美国自由资本主义的经营逐利、消费满足的粗俗化;他为日本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从而提出“新拉丁帝国”的理念以对抗美国资本主义,新拉丁帝国就是要重建法国等天主教、拉丁国家优雅、艺术化的生活方式。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