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美智库中国通戴博:从《北京人在纽约》起步

http://www.CRNTT.com   2017-07-30 00:10:11  


戴博主持研讨会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戴博自己就是这种美中人民融合的身体力行者。他娶中国姑娘为妻,育有两儿一女。夫妻俩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能互相弥补,孩子们也都会讲中文。刚成人的大儿子北丘高中毕业后想上电影学院,当导演;15岁的老二北川对卡通制作和图画小说感兴趣。或许第二代会步父亲的后尘,成为美中文化交流的促进者。

   秉持美中接触 倡建亚太新安全架构

  主持“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后,戴博继续秉持推动美中接触的理念,他相信坦率直接、互相尊重的沟通对话,是处理美中关系的正确之道,但承认目前这种理念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因为美国从国会到政府,从学界到民间,对于中国的戒心越来越强。他强调,美中在战略上互不信任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双方都有应当检讨之处,不能把责任归咎于一方。

  戴博强调,美国对中国崛起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大贡献,虽然中国95%的成绩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心血创造的,但同时要承认,几乎没有一个中国的进步现象与美国毫无关系。他说:“我觉得美国虽有美国的问题,但是美国还是比较大方的。如果真要遏制中国,为何让最优秀的中国学生到美国最好的大学去学习呢?多数美国人觉得,中国就是想变成东半球的老大,他们不见得是说错,但是因为中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与美国不一样,这就变成比较大的问题。”

  戴博表示,到中国去访问,你会觉得中国人的劲头很足,普通老百姓就是想日子过得好点,机会多一点。与老百姓接触,他们肯定不是敌人,美中之间打仗太荒谬了,可是政治较量,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观还是起作用的。他说,中国可以说因为美国不承认中国崛起的事实,这是有道理的,但是美国“二战”之后一直在亚太,所以最大的变化还是中国崛起,以及外界对中国崛起战略目标的疑虑。

  戴博认为,现在最需要的是建立中国可以接受的,同时承认美国和中国邻国利益的西太平洋安全新架构。他说,中国是大国,任何大国富起来后肯定要强化军队,这是自然的。中国非常依赖西太平洋航运通道,“二战”之后,美国一直负责保护。中国是这个安全架构的受益者,中国也承认这点,可现在中国觉得,“谢谢你,现在该我们了,我们有能力了,我们宁愿自己保护我们依赖的通道。”戴博认为,这是合理的要求,但现在亚洲国家虽然都以中国为最主要贸易伙伴,但他们不想让中国成为地区安全的保证者,宁可让美国成为离岸的平衡者。不过美国要自我反省,有没有能力扮演这个角色?力不从心,非调整不可。他希望所有的区域国家通过一个较长的进程来建立新的安全架构,美国扮演的角色可能小一点,但如果美国亚太盟友满意,美国也无话可说。“我们宁愿在国内花这些钱,给我们的孩子大学多点奖学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