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传统文化经典为何越来越热 ?

http://www.CRNTT.com   2017-04-27 00:04:43  


 
  “出版人、学者都应该有一种精品意识,杜绝那些水平低劣的出版物,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传统文化阅读市场。”顾青呼吁,那些学问深厚的知名学者应该主动承担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把准确、生动的传统文化知识传递给大众。
 
  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凤凰出版社社长姜小青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内容选择经典化,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但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需要普及,要选择经典,要对当代生活、价值观、精神追求有积极意义。二是形式表达要大众化,尤其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如果还是采取几十年不变的做法,千篇一律给经典做注释、讲解,就很难真正做到传统文化的大众普及。三是传播方式要现代化、多元化,仅仅靠纸本或仅仅靠网络传播,都不行。
 
  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学校教育更为系统,影响也更为深远。《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这几年,传统文化逐步热了,很多基层教师已经率先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有些卓有成效,但也有走偏的,盲目复古,甚至有些迷信被掺杂其中。至于校外的各种国学班,也是鱼龙混杂。”顾青认为,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需要构建中小学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这些都对出版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阅读经典,不仅需要合适的教材、读本,而且必须有合格的教师来指导学生。”曹辛华认为,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传统文化经典篇目有限,而且主要侧重字词句的解析。深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学,对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如果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势必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力量。
 
  “我们的民族精神从哪里来?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从哪里来?都是从传统文化中来。”曹辛华说,只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就会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社会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