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特朗普效应”发酵 两岸学者清华园热议

http://www.CRNTT.com   2016-11-12 00:23:05  


台湾醒吾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周添城(中评社 束沐摄)
 
  为何选前看好希拉里? 因网络与真实世界隔离 

  谭瑾瑜发现,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再是由疆界划分的“国与国”的世界,而是由“网络世界和真实世界”所形成的两个世界。她说,从美国选举就可以略看到一些端倪,为什么民调最后都不准?她认为,因为民调都在看真实世界里民众的想法,网络世界的民意缺没有收集到。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林江表示,特朗普的胜选给他带来的启示是,过去的规律放在今天不一定会适用,让大家把以前所遵循的逻辑都要进行重新审视。他指出,不管是辩论后主流媒体的反应,还是选前主流媒体民调,都显示希拉里胜出,而且主流媒体都和特朗普“作对”,把希拉里包装得很亲民。他表示,如果研究者动不动只拿数据来说话,为什么全世界会震惊,我之前就预计特朗普会赢,这也是分析十几年美国左翼的影响,不仅仅对美国甚至对全世界的影响,这是为什么美国人用手中选票改变。

  林江指出,学者在分析问题时,往往会使用很多范式,但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会全部推翻原有的范式,这就为学术研究带来了新挑战,也给看待两岸的经贸关系带来全新的思考。

  美俄关系有重塑空间 大国外交中意识形态或淡化

  “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特朗普在选前主张的孤立主义和今天全球化的背景是否差异,到底经济全球化要不要继续做?还是会走到孤立主义时代?这对两岸产业再定位非常重要。”林江认为,首先,如果在将来全球化遭受冲击的情况下,两岸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要做一个重新的定位和洗牌。

  其次,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会不会有一个再造的可能,他注意到这次特朗普胜选后普京特意致电祝贺,可能会对今后美俄关系做一个重新的定位,“他的影响一点不亚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冲击”。他预测,特朗普就可能不以结构主义来思考,而是酷似“黑社会”里讨价还价地与大国划分世界,就像当年雅尔塔会议的情形。他指出,与当年苏联版图的扩张带有意识形态不同,但是现在普京更重视经济利益,“如果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越来越不讲意识形态了,这是否有利于中国和大国外交的机会呢?”

  对此,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施祖麟回应表示,如果整个趋势是中、美、俄在意识形态上越来越淡化的话,“这件事情总体是一个好事,互相之间对立和心理的抵触就会少一点”。他指出,尽管特朗普对中国“抢美国饭碗”很有意见,但他不一定会排斥,而是会考虑怎么办才来解决,所以他认为,未来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