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 
中评论坛:香港立法会未来多艰辛

http://www.CRNTT.com   2016-10-17 00:13:11  


 
  第二,在港岛区方面,我认为民主思路值得我们留意。民主思路是刚刚冒起的中间派、温和派。例如,在港岛的黄梓谦得票超过1万,如果从票站来看,他在香港大学等中产知识区得票率很高,从中反映选民诉求多元,中间派这些讲求理性论政的也有一定市场。他们的义工的质素也很高,平时政党集会难以见到的白领和中产人士也会出现在他们的拉票活动上,这些都值得注意。

  这次选举,保守的人也动员了,叶刘淑仪拿了六万票,占16%,部分票站得票接近30%,而她上届仅三万多票,这个现象很多媒体都忽略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建制当中的中产投票相当活跃,而新民党在新界西的田北辰也拿到7万票。

  第三,我认为这次选举名单太多,候选人在选举论坛有限的时间内互相攻击,这是劣质民主的表现。我认为这与比例代表制有关。在多达9个议席的新界东和新界西,比例代表制让拿到一成选票的人就可以当选,拿到5%的选票也有可能拿到尾席。再这样下去,会让两边最偏激的人进去,让议会更加难运作。第二,多议席的比例代表制扭曲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行为。现在选民在不科学的民调的基础上进行所谓策略投票,扭曲了选民的意愿。选举应该是反映选民对候选人的偏好,但现在多席单票,选民投票时有太多不相关的考虑,所以这个制度是不健康的,长远来看,要么让选民对政治感到疏离,要么就偏激化。此外,这样的制度也会扭曲候选人的行为,包括在同阵营里大家告急拉票,但又怕自己得太多票而浪费选票。这导致阵营内部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包括建制派内部的不同候选人,不利团结。

  因此,我建议,我们能否把选区变小?例如分成7-8区,每区4-5议席。外国的比例代表制是容难多元的,各自有诉求的选民。但 我们是基本上两大阵营,每区议席减少的话,阵营内部的矛盾可能没那么大,而事前协调变得更重要。某程度来看,选区变小对于一些扎实做地区工作的大党有好处。当然,要实现这个建议也不容易,把选区变小,政党内部需要做出整合,但从长远来看,一个健康的选举制度是要往这个方向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