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应透过结构性变化看中国经济

http://www.CRNTT.com   2015-12-22 07:55:20  


对中国经济而言,结构调整的成效、增长的质量如何,远比一两个点的经济增速变化来得重要。
  中评社北京12月22日电/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上的“悲观”情绪甚嚣尘上。但是,看待经济形势,既要看GDP增速的变化态势,更要看GDP增速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由怎样的结构组成的,这样的增速是否可持续。因此,对中国经济而言,结构调整的成效、增长的质量如何,远比一两个点的经济增速变化来得重要。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文章表示,目前,关于中国经济“好”与“坏”的争论,大多出于总量分析。如果能够透过结构性变化来观察,所谓的“好”与“坏”都是存在的,且“坏”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坏,关键要看我们期待的结构变化是否发生、新的增长趋势是否形成。

  比如,中国进出口额尤其是大宗商品进出口额大幅下落,这个经济运行指标貌似“变坏”了,但对这种“变坏”也要辩证看待。这种下落是受到商品价格变化影响的,也与海外经济体需求分化明显直接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东盟出口保持增长,对欧盟、日本出口下降,背后的原因在于欧盟和日本经济疲软。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部分国家贸易数据来判断整个贸易形势。而关于社会一直关注的工业生产仍然低位运行尤其发电量增速由正转负的问题,表面数据虽印证了这一严峻现实,但从经济结构来看,在第三产业成为经济主导、高能耗行业处于持续收缩的大背景下,用电量下降可能是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结果。

  文章提出,对中国目前7%的GDP增速,社会各界在认识上出现了较大分歧,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面临重大危机,应采取措施刺激经济、重回高增速通道。正是这样的分歧,使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显得紧迫且关键。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宏观政策空间很大,完全有可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中高速增长。当前,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20%,仍存巨大发展空间;从进出口占GDP比重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开放度位居世界前列;国民储蓄率约为50%,宏观经济稳定性很高;经常账户存在顺差,财政赤字比较安全,政府有大量的可变现资产。综合以上因素,未来10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可以保持在7%以上。从政策空间看,中国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相比主要经济体仍处较高水平,政府负债水平可控,只要政策选择得当,完全有能力维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

  其次,中国当下7%增速产生的发展质量比过去高得多,社保、医疗、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等正在优化。从社会财富或实物经济的角度看,当前7%的增速产生了更大效益: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就业率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平稳提高,社会财富积累效应增加更快。以同等口径分析,当前居民财富的积累速度甚至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还要高。

  再次,近年来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商业模式迅速兴起,不仅唤醒了潜在消费需求,也提升了供给能力,对整个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仅从物流运行效率来看,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从2011年的18%左右下降到2013年的15.2%,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差距在1至2年间缩小了近4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继续推动商业革命,推进商业模式演进,对激发中国潜在需求、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将具革命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