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发展第三产业 当下仍需制造业立国

http://www.CRNTT.com   2014-03-11 14:31:45  


 
  而对于更广大的内陆地区而言,未来最严峻的任务,可能并非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产业,而是传统产业的转型与突围。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但人均收入低的国家,国内民众庞大的内需仍然需要通过传统产业来满足,制造业仍是中国的立国之基。

  仔细分析,中国目前制造业的困境,并非制造业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在结构上出了问题。由于贫富分化严重,中国以穷国之资,竟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这是不正常的。而在另一端,则是庞大的低收入人群所构成的低端消费市场。而在此中间,大众消费,或者说“中端消费”则严重匮乏。

  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需要发展,但绝对不是救世主,切不可寄托太多期望。欲以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更似一种投机主义。中国更需重视“中国制造”。否则,在高端领域,中国将受到欧美阻击,在低端领域,越南和印度虎视眈眈,中国有两线作战的巨大隐忧。中国仍需坚守传统产业,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新产业的培育,将其作为未来时代的希望。笔者认为,在二产和三产之间,中国仍需要坚守制造业,在二十年内,坚持制造业立国的国策。

  第三产业的占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正因如此,追求第三产业的较高占比,成为很多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所在。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 P比重在60%-70%,香港甚至一度超过了90%。2013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占比为46.1%。

  去年,北京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成为大陆城市中服务业占比最高的城市。北京模式的出现,无疑为中国各地城市转型提供了样本。不过,中国仍然属于后发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定位的制约,以及中国目前的产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北京模式恐难以为全国仿效。

  第三产业,往往与高新技术以及制度优势有很大关联。这两个方面,恰恰是中国的短板。如在电信服务领域,中国的技术不及欧美,无法在世界主流市场拥有强势市场。如在金融行业,制度创新非常重要,中国纵然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银行,但却无法称为世界性银行。中国仍然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下端,与全球主流国家的差距非短期可以改变。

  由此,第三产业的全球布局,中国短期内无法改变。而中国最大的机会,其实仍然在制造业。中国拥有广阔的大陆市场,但由于国民收入偏低,导致低端消费流行。未来,中国将从低端消费过渡到大众消费,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对基本工业品的大量需求,这种趋势,注定了制造业在中国大有可为。

  此外,虽然现在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均占据主导地位,但各大强国崛起之初却无不以制造业立国。

  英国在19世纪中期最强盛的时候,工业占欧洲的60%,全球的45%;美国在二战结束初期最强盛的时候,工业占全球的53.4%。今天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其工业占比也仅为全球的20%。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