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世界大报背后的老板们

http://www.CRNTT.com   2014-01-24 09:46:58  


 
各媒体的应对冲击之道

  陈光标收购《纽约时报》的设想可能是受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的启发,而后者的背景则是纸媒在网络等新形式冲击下的衰退,有人戏称记者是一个正在消失的职业。

  不过世界各国的媒体均采取了一定的方式应对新冲击,有些也取得了成功。以《纽约时报》为例,其网络版、客户端收费阅读的策略皆取得了成功,初步弥补了纸质版广告的下滑。董事长小苏兹贝格就曾表示,未来将停止出版印刷版报纸,而主推网络版报纸订阅业务。

  2002年《纽约时报》收购了About.com公司,这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门户网站,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十大站点之一,它的加入为公司总收入的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纽约时报》专门设置了关于组织转型、数字化建设研究开发中心,同时《纽约时报》内部形成了细致的分工:技术部门把《纽约时报》从1981年以来的新闻都做了数字化,并进行了索引,将《纽约时报》扩展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传统采编部门加大了对图片部门和多媒体部门的投入,让网站上所呈现的形式更加丰富和互动。《纽约时报》甚至还有一个独立研发团队,以为未来五年到十年之后的技术做实验。

  2011年3月,《纽约时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完成了一次重要转变,它为自己的网络版建立起付费墙(Paywall)制度,即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纽约时报》成为第一份这样做的美国大众新闻报纸。一年之后,《纽约时报》的数字发行量超过了纸质发行量。次年《纽约时报》及集团旗下《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订阅收入首次超过广告收入。这对报纸业的商业模式是一次颠覆—传统的发行物往往80%的收入都来自于广告。分析人士认为其中“付费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3年初,《纽约时报》宣布将每月用户可免费阅读的文章数量从20篇降至10篇。

  《纽约时报》在网络付费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经济学人》则依靠充当顾问。其智库(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的分析报告多针对企业和政府,可以说是世界各国政府的中立智囊团。EIU分析报告价格昂贵,一般只有企业和政府才能承受得起。

  由EIU和《经济学人》杂志发起的经济学人大会(Economist Conferences)则是其保持成功的另一大功臣。经济学人大会吸引的参会对象多是全球政要和跨国公司CEO,经济学人出版集团的全球资源可想而知。

  “在日本,报业集团往往喜欢通过举办社会活动的方式盈利。每日新闻社的主营还是报纸《每日新闻》,但是会主办棒球比赛等文化活动以及学术型研讨会。针对纸媒不景气的问题,从2001年左右开始也在做网页新闻,最初是全免费可阅读,从2013年10月份左右开始,想阅读全部内容要付费的。”工作于日本媒体的丁丁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尽管日本纸媒似乎还能依靠着坚强的纸媒阅读习惯维持下去,但也有人批评日本报业已经错过了新媒体转型的最好时期。《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都出现了一定的经营危机,甚至有声音说,日本纸媒希望申请政府补贴。但如果这件事一定实现的话,无疑会对纸媒的独立性构成危机。
 
  原题:世界大报背后的老板们:家族报业传统正在衰落 各施手段应对新媒体挑战

  来源:时代周报2014-01-16 00:27:15  268期 | 周报记者 张子宇 实习生 汪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