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缓冲国”是中立弱国而非黩武国家

http://www.CRNTT.com   2013-02-18 08:59:54  


 
缓冲国实力必须只能自保  
   
  原为罗马与波斯间缓冲的阿拉伯部落穷兵黩武,因而战火不断

  要维持缓冲国的自身地位,除了严守中立,对其实力的把握更加微妙和困难。缓冲国最理想的实力状态,是有如现代瑞士的“弱到不足以破坏均势、强到足以自保”。如果缓冲国谋求大规模提升实力以求自我保护,则本身就已经是强权敌对中的又一积极参与者,一样会破坏地区均势,使地缘形势更恶劣。例如“缓冲国”的前身来源之一,就有自罗马帝国到拜占庭帝国,为了防御自身的帝国东部边界,把不友善的波斯帝国与自己领土隔绝开,所默许存在和护持的加沙尼德部落等阿拉伯部落的前身。但阿拉伯半岛的各部落为了摆脱居于两大帝国间的处境,公元七世纪初在伊斯兰教前四大哈里发旗下组成宗教国家,一意穷兵黩武扩张实力。自此不仅不起缓冲强权冲突的作用,反而将整个阿拉伯半岛拉入了连绵至今的不断战争中。 

  波兰过弱,被苏德恶邻瓜分

  如果缓冲国过于弱小,完全无法靠自己力量来抵挡邻近强国的侵犯,那既难免于恶邻的垂涎,也难免于没安全感的强邻先发制人以求心安。例如二战前的波兰。按著名军事战略思想家李德哈特1970年的著述,苏联在二战前的战略规划,主要是对应着德国而定。申言之,苏联确实是以德国可能的扩张作为前提,以增加防御纵深作为应对主轴。1939年苏联之所以愿意与德国瓜分波兰,使苏联与德国间的缓冲国消失,除了直接的侵略动机,也因为苏联认为波兰已无力作为阻挡德国直接攻击的屏障。换言之,如果苏联能透过瓜分的方式来征服波兰,不但扩张领土,还可以由己方更可靠的兵力来防守本土与德国间的防御纵深。除了瓜分波兰外,苏联嗣后对波罗的海三小国的征服,以及芬兰战争,也是基于同样的战略规划。
  
缓冲国必须被均势强权承认尊重  
   
  缓冲国不能为任一强权控制,否则不起缓冲反促进战争

  缓冲国必须中立且弱小,因而必须依靠敌对强权间互相制衡来保持独立、共同保证来维持中立。一旦缓冲国被一毗邻强国所控制,则控制者在与另一对手强国的竞争中就会享有极大的优势,例如便捷的战略通道可以迅速地给予对手致命一击。所以强权永远有控制、占领缓冲国,打破势力均势,取得战略先手的诱惑。这样一来反而更激化对手强国极大的不安全感与恐惧心里,担心缓冲国会被轻易地占领所以也倾向先发制人,最后,两个相邻的敌对强国就双双落入争夺缓冲国控制权的循环竞赛以至于战争当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