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朱光潜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

http://www.CRNTT.com   2012-03-03 09:33:33  


朱光潜先生
  中评社北京3月2日讯/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安徽桐城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着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德]黑格尔《美学》等。以下是柴静的文章“朱光潜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



  前两天看《歌德谈话录》,看到十多页,忍不住回头看译者是谁,朱光潜,嗯,不服不行。

  没有一字不直白,但像饱熟不坠的果子,重得很。

  看这本书,就像歌德说的“在最近这两个破烂的世纪里,生活本身已经变得多么孱弱呀,我们哪里还能碰到一个纯真的,有独创性的人呢?哪里还有足够的力量能做一个诚实人,本来是什么样就显出什么样呢?”

  常有人把艺术说得云山雾罩的,看到这样的话就格外亲切,“我只是有勇气把我心里感到的诚实地写出来,……使我感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创作《维特》的,只是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

  说的人,译的人,都平实而深永。

  朱光潜,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教科书的人物,歌德也是,老觉得隔了十万八千里。一听到别人郑重地说“老先生如何如何”,我就觉得隔膜,不爱去看。所以只是知道他们的存在。

  朱曾写过一个故事,有人说和自己的妹妹在一个家庭里生活了20多年,但一直到两人的母亲临死的一刻,他才“看见”了她。

  知道,和看见,是两回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