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产业崛起的背后是一个国家主流核心价值的培育和长期国家文化意识的积淀 |
中评社北京10月16日讯/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是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企业报发表评论员曾昭俊文章指出,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以来,这是中共中央首次将“文化建设”列为全会的主要议题,也是继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高层决策者再一次集中研究文化建设课题,其中透露出的战略意图十分清晰鲜明。虽然中央目前还未正式提出文化兴国战略,但可以断定,这次会议将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座里程碑屹立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的十字路口上。作为GDP位列世界第二的经济体,中国列车下一步将驶向何方?由什么燃料驱动?为中国人民带来何种福祉?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什么作用?对于这些问题,中国必须面向世界,鸣响汽笛,做出响亮的回答,毫不迟疑地驶过十字路口,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方。
文化兴国应该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这首先是由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决定的。纵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可以发现,任何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支撑,技术和制度只是文化土壤上长出的智慧之果。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中国高度重视和发展了领先世界的农耕文明,也创造了雄视天下的文化繁荣和经济积累。但是,当西方国家借13世纪末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逐渐崛起之时,中国由于文化的保守和落后,错过了发生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至于被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轰开国门,蒙受了百年凌辱,还错过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最终江山破碎、国弊民穷。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肇始于思想和文化的解放,带动了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让中国抓住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机遇,在众多领域里跟上了全球发展的步伐,从而实现了工业的崛起和经济的腾飞,成就举世瞩目,进一步印证了文化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