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欧债危机恶化的可能与中国预案

http://www.CRNTT.com   2011-10-08 08:40:14  


 
  中国应该做好几方面的预案

  文章认为,中国金融业应关注并购欧洲金融企业的机遇。

  宏观政策应及时对应欧美可能出现的二次探底。一旦欧洲出现全面的银行危机,必然导致经济的严重衰退。如果欧美GDP下降3%,亚洲包括中国的出口增长估计会下降15%,在没有刺激政策的情况下,中国GDP增长可能下降到5%,中国出口相关行业可能出现大量失业,除了中国和印度以外的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长可能严重为负。

  中国应该尽快做好欧美进入轻度衰退和严重衰退两种情景下的政策预案。一方面要避免目前紧缩政策维持时间过长,另一方面对新的刺激政策的力度一定要谨慎把握,防止过度刺激在中长期导致新一轮通胀、资产泡沫和不良资产。应合理搭配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力度,避免货币的过度扩张。在财政政策的运用中,应广泛借鉴国际经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对民生的投入。

  同时,应把握好在欧洲收购实体企业的机会。欧洲债务和金融危机深化必然导致实体经济的危机,在此期间一些欧洲非金融企业会被超卖,使其股价(对上市公司)或估值(非上市公司)远低于其潜在价值。过去四个月,欧洲的平均股票指数已经下跌了25%,而且在今后六个月内还可能有较大幅下行压力。中国有全球扩张计划的企业和有国际资产配置的机构投资者(外汇储备、中投、保险、社保、QD)等应该争取抓住收购一批被超卖但又有长期竞争力(如有品牌、技术、销售渠道)的欧洲企业的机会。

  中国金融业应关注并购欧洲金融企业的机遇。

  如果欧洲出现大规模的银行危机,许多中小金融机构将倒闭,一批大的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可能需要总共几千亿欧元的注资。中国应该开始研究在欧洲用低成本并购部分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或收购其部分股权的可能性。如果中国的银行在欧洲靠自建分支机构的发展模式,其国际化的速度会比较缓慢。而在欧洲的危机期间及时把握并购机遇则会给中国的金融企业提供一个成本较低、速度更快的国际化的机遇。另外,欧洲金融机构一旦面临危机,可能出售其在亚洲的资产或分支机构。中国也应该关注这些机会。上一轮危机中,日本的野村证券用零成本收购了雷曼的亚洲证券业务就是一个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当然,在涉及到具体的并购业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中国金融企业本身业务扩张的实际需求和今后管控被收购企业的能力(尤其是人才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限制,避免盲目收购,以造成大的损失。

  在贸易方面,要争取欧洲承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向中国开放高科技出口。中国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与援助欧洲,但应该要求欧洲承诺解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要求欧盟和欧洲主要国家减少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限制。

  此外,要审慎应对要求中国购买欧债的呼吁。一些欧洲国家希望中国大手笔购买危机国家的欧债来帮助稳定欧洲债券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在目前的条件下,由于一些危机国家的违约风险仍处在上升通道,欧元还面临对美元大幅贬值的压力,因此中国对投资欧债应该审慎。但是,对EFSF发行的债券和欧洲各国政府今后一旦达成共识后发行的欧洲债券,中国应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予以支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