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化解危机 唯有继续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9-25 08:35:24  


 
  欧洲面临的第三次危机是80年代出现的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并存的滞胀现象,当时欧共体虽然建立了关税同盟以及消除了大多数商品的关税壁垒,但是各种非关税壁垒广泛存在于金融、保险和电信等重要的服务行业中。为此,当时的德国总理科尔、法国总统密特朗以及欧共体主席德洛尔,认为解决欧洲经济问题的钥匙是更多而不是更少的一体化,由此他们一起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自由的金融服务市场。正是在这种思想下,我们看到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看到了欧元和欧洲中央银行。

  回首往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欧洲的领导人思考的是如果通过加深一体化进程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先后退回到多国诸侯的状态。在7月份的时候,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被授权可以从私人银行和保险公司手中购买欧洲的国家债券,以支持受到冲击的欧元区国家,这表明德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国家还是意识到了对欧元区较弱国家所承担的义务,EFSF并非是一个财政联盟的计划,但是它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的关键一步。

  基于上述判断,对于欧洲一体化的前景以及欧元的前景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当然目前的欧债危机发生和历史上所面对的难题性质不太一样,比如说欧洲福利国家政策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但是欧洲领导人应会像历史一样从前行中解决问题。

  文章最后说,中国面对欧债危机所应该扮演何种角色?一个总体结论就是中国当下应该尽自己能力去帮助欧洲度过这场危机。从经济理由上说,中国和欧盟已经维持了7年的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当下欧洲还是中国第二大进口地,因此维持欧盟地区特别是欧元区的经济状况符合中国总体经济需要。其次,从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整来看,一个强势的欧元有助于中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从而避免美元资产一股独大的现状。从政治理由上说,在美国自身国力衰落而无暇解救自己在大西洋对面的朋友时,这个时候出手援助可以有利于中国介入到欧洲事务,特别是通过援助当下目前遭受困境的西班牙和意大利两大经济体可以增加中欧未来对话中的话语权。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崛起,也需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只有用真正的改革来应对危机,才是根本之道,这是欧债危机对中国的重要启示。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