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散落于历史尘埃的辛亥女杰

http://www.CRNTT.com   2011-08-30 14:52:53  


 
  几个月后,矛盾再次激化。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不仅没有通知女会员们参加改组的筹备工作,还在新党章中删除了原同盟会政纲中关于男女平权的条文。唐群英失望、愤懑,盛怒之下,闯进机关,于是发生了文首的打人一幕。

  有往来电报可资证明,国际社会的妇女参政运动促使了民国初年女子参政运动的高涨。此时,英国就出现了一个行事泼辣甚至极端的女子团体,为实现参政目的,妇女们不仅阻挠会议、捣毁会场、质问内阁大臣、焚烧车站、毁坏玻璃门窗、在监狱里绝食,甚至还当众自杀。这些激进的手段连同女子参政运动,一齐被媒体介绍到中国,很快就被民国初年的女子付诸实施。中外女子团体之间还互通消息,唐群英大闹参议院的举动得到了英国同行们的同情与支持。

  打了人的唐群英仍不肯善罢甘休,她起草《驳诘同盟会传单》抨击宋教仁等人,一边号召女界切勿动摇,“必达到男女平权,女子参政而后已”;一边致信孙中山,请他出面纠正新党章。党内男性也把官司打到了孙中山那里,等他表态。

  而孙中山却很无奈。

  1911年11月,社会党女党员林宗素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民国第一个女子参政团体——“女子参政同志会”。几个月后,林宗素赴南京谒见孙中山,要求其承认女子有完全参政权,获得孙中山的首肯。但是,面对党内男性势力的发难,孙中山被迫表示自己与林宗素的会见不过是“个人闲谈”。

  这一次,孙中山不得不再度权衡时局利弊。在一次大会上,他以公开演说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孙中山说,他本人是极力鼓吹男女平权的,比如在总统府举行公宴时,女客都是上座。但是,新党章是多数男人之公意,并非少数人能挽回的。他反劝唐群英,不如先通过提倡教育、普及知识的方式来大力发展女子团体,然后再来与男子争权,而不是眼下依赖男子代为出力。

  唐群英听到这番话后作何感想,后人不得而知。她的确几次上书和面见孙中山要求修改《约法》,确立女子参政权,不过,最后她还是听从了孙中山的劝导,暂将此事放在一边,并迅速与宋教仁协调一致,把讨袁计划放在首位。

  办报兴学,被袁世凯通缉

  参政受阻之后,唐群英变卖个人家产,大力办报兴学,甚至走到哪里,办到哪里。先后办了五种女子刊物,而她办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春天,当时,不惑之年的唐群英恢复了解散的“留日女学生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创办会刊《留日女学会杂志》。而且,她还创建了十所女子学校和一个女子工艺厂。另一方面,她也继续组织创建女子团体,宣传男女平等,坚持不懈地领导女界斗争。

  1912年4月8日,她在南京成立“女子参政同盟会”,并担任会长,该会发表了告全国宣言,历数中国妇女在社会、教育、财产、法律等方面的不平等地位,以实现男女平等、实行参政为宗旨,通过了11条政纲。包括男女权利平等,普及女子教育,改良家庭习惯,禁止买卖奴婢,禁止强迫卖娼,实行一夫一妻制,强迫放脚,等等。这些内容涉及财产权、(被)选举权、受教育权、职业对等权、婚姻自主权,女子一旦拥有这些权利,经济上将不受压迫,生活中也可以减少对男性的依赖。

  同时,该会还致电各省都督,通告女界对南京临时参议院所颁布的“约法”不予承认。随后在全国多个省市如上海、北京建立分会,将女子参政运动推向全国。效果最显着的是广东,其临时参议院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十名女议员。

  之后,“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北京成立本部,唐群英当选总理。此时,在参议院拟定的《国会选举法》中,只规定男子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女子全然没有。于是,唐群英与张寿松以“女子联合会”名义上书,要求补订《女子选举法》。而唯袁世凯命是从的参议院, 竟以“无成立之价值”为由,否决了这一提案。唐群英一不做二不休,将捍卫女权的要求与全国上下正在兴起的“讨袁”运动结合起来,在联合沈佩贞等人与参议院议长吴景镰激辩时,唐群英宣称,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我们也决不承认他为大总统。

  此言此举果然激怒了袁世凯。在下令解散国民党之后,1913年11月13日袁世凯又下令解散女子参政同盟会,查封几家女报,禁止在京发行,并悬赏一万元通缉唐群英。不得已,唐群英离开北京,辗转回到湖南继续办学、办报,宣传男女平权。

  从身先士卒参加辛亥革命,到革命成功后四处奔波启迪民智,唐群英为革命辛劳几十年,但是革命到如今变成了怎样一种情景呢?

  在她生前最后一次造访南京时,唐群英见到了不少当年的女同盟会会员,她们有的在国民党内得了一官半职,趾高气扬;有的当了阔太太,珠光宝气;有的沉湎于赌场牌局,醉生梦死……昔日的革命精神荡然无存。唐群英感触颇深,欣然写下了《金陵访旧有感》,诗曰:纷纷姊妹尽华裙,顾我何忧彻骨贫,不见梅花亭外立,西风岭上好精神。这朵傲雪赛霜的梅花,1937年3月病逝于家乡。当时,不仅于右任、戴传贤、张继、覃振等国民党元老发去唁电以示悼念,时人更誉其为“女界孙黄”、“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