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需深化外汇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8-01 08:33:24  


 
  文章认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上责任重大但又步履维艰,并非是央行宏观调控的“功夫”不深,而在于现行货币发行机制存在着内在缺陷,准确地说,被外汇制度“捆绑”的现行货币发行机制存在着先天不足。

  货币政策致力于“宏观调控”之所以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受到现行外汇制度的干扰。一方面,外汇占款在总量上对冲了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紧缩流动性)的效果。在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强劲增长形势下,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数万亿元资金源源不断地对冲着流动性的“偏紧”,导致央行宏观调控的本意一再落空。另一方面,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从结构上削弱了宏观调控效果。社会资金流向出口多和引资多的地区、行业或企业,而不是流向资金相对短缺的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等,导致部分地区、行业或企业资金比较紧张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文章指出,如果现行外汇制度不改革,货币政策的作用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小,央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也将难有大作为。可见,给货币发行机制松绑已刻不容缓。作为外汇制度改革的一种过渡,至少现在可以逐步把强制结售汇制度改为意愿结售汇制度,既可以缓解被动投放过多货币压力,又可以降低央票的发行成本。此外,也可以缓解人民币过快升值的较大压力。

  在“二次汇改”一周年之际,改革与现行货币发行机制联系过紧的外汇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与效果,也有利于改善国内外经济环境。这是因为,目前美元处于相对“低位”,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可以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有利于全面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另外,当前中国的贸易顺差仍然很大,改变单向的贸易顺差压力,也符合中国“调结构”的经济战略,全面深入加快外汇制度改革,预示了尽管未来贸易顺差的收缩空间仍较大,但不会导致经济承受剧烈冲击。

  最重要的是,在当前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下,货币政策要想拓展其有效的运作空间,改革与现行货币发行机制关系密切的外汇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