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论文水军”危害远超网络水军

http://www.CRNTT.com   2011-03-08 13:44:49  


   
学术界的生态危机:劣币驱逐良币

  学术行政化管理是劣质论文泛滥的根源

  造成中国大学论文数量大、质量低、原创指数不高的原因,一是评价主体问题,二是评价标准问题。中国大学对学术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主体,不是学术界内部,而是行政管理部门,科学性当然不高。在评价标准上,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发表、出版论文著作的数量和课题的数量,依据杂志、出版机构的级别和立项鉴定单位的级别来认定学术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高低,难以科学地评价出学术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含金量。这就造成许多大学的科研评价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品质,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难以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扭曲的学术市场:逼良为娼

  哈耶克曾指出,“我们大部分的需要是由市场来供给的。这种情况同时也就给了大多数人以谋生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不应该允许任何一个人去将他的全部精力用于不带来经济回报的目的上”;事实上,像对学问的追求就不应该为物质利益的考虑所支配,这也是哈耶克极力呼吁社会必须容忍一些“闲着”的富人存在的原因。为了真正的学问发展计,我们就需要给予一些有学术兴趣的人以较为稳定而有保障的收入,而不是依靠直接的物质交换来激励他们从事那种容易被市场“认可”的研究,否则,这些人大可进入工商业从事那些可以直接通过交换获取回报的工作。
  
  然而,当前国内高校却实行了与此背道而驰的学术制度:教师的固定工资非常低,相当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课时、科研、课题等激励;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种变相的市场“交换”制度,并且,这种“市场”是扭曲的,是以符合特定形式或规范为标准的。正因为当前高校内的学术激励制度已经远远偏离了“求知”这一学术根本,因而那些贫寒的士子们也不得不尽其所能地追求这些奖励,在某种意义上,这实在有点“逼良为娼”的味道。科研、工资等方面的共生制度加剧了终身职制的危害:科研成果成为每年的业绩考核指标,并与津贴挂钩,从而学者被逼必须每年都在不断地发表这种应付之作,而根本无暇作真正的学术积累和沉淀。
 
  “论文水军”危害大于“网络水军”

  当“学术”成为谋生的手段,学术研究成了一种可以随便应付的事情,甚至成了谋得研究经费和晋级职称的途径。再进一步说,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如果无价值的学术次品或抄袭文章泛滥,必定占用和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造成了对学术精品的替代,排挤原创性研究,进而就出现了劣质学术成果排挤优质学术成果的逆向选择现象。“论文水军”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除了败坏学术空气,浪费国家对科研的投入,最终将创造的土壤彻底破坏,它比“网络水军”的危害大多了。(来源:搜狐评论 2011/03/08)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