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货币新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0-11-11 11:46:21  


 
  新兴国家多属美元区,本国货币或明或暗地与美元挂钩,美元一贬再贬,新兴国家货币更是获得了持续走强的外部动力,甚至出现集体性大幅升值。为了应对发达国家的流动性洪水引致的被动升值,新兴市场国家纷纷出招。

  9月27日,巴西财长曼特加表示“全球已陷入一场货币战争”,并宣布将购买过剩美元以防止巴西雷亚尔继续升值,10月4日,巴西宣布外资投资国内债券的税率从2%提高至4%;10月12日,泰国政府宣布对外资投资债券所获资本利得和利息收益征收15%的预扣税,以抑制泰铢过度升值;此外,韩国央行已多次买入美元以抑制韩元升值,印度、秘鲁和智利等经济体也传递出直接或间接干预本币汇率升值的信号。

  发达国家之所以屡越货币政策底线,一是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二是潜在通胀水平低于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时的“合意”水平。对于他们,“胀”不是问题,“滞”才是关键。

  新兴国家虽然也采取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但复苏迅速,目前面临更多的是通胀问题,因此在发达国家开始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时,新兴国家没有跟随,出现了发达国家定量宽松和新兴国家收紧的不对称。

  中国货币政策步入“量价” 齐用阶段

  文章指出,新兴国家的遭遇,中国也难脱其外。对外升值是金融危机冲击下外向型经济未能及时调整的后果,对内贬值是2009年过剩流动性的后果。

  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逼近2%。闻风而动的热钱重新澎湃,被动投放的外汇占款成为左右流动性的主渠道。9月份中国新增外汇占款2895.65亿元,较8月增加19.19%,创下4月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国内信贷也未明显减速。继8月份之后,9月份新增贷款5955亿元,再次超出预期。

  内外流动性叠加使中国新一轮通胀周期启动。9月当月CPI同比上涨3.6%,毫无意外地创下了23个月新高。上涨的因素中,翘尾因素只占36%,而新涨价因素占到64%,其中农产品和居住价格贡献了新涨价因素的90%。随着进口价格推升PPI的趋势强化、资源价格改革提速,新涨价因素还将上升。

  国内处于中性通胀风险正加大的敏感时刻,和9月13日的天津达沃斯论坛上“物价基本稳定”表态相比,时隔仅10天,温总理在9月23日接受CNN专访时,转而强调“中国确实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并再次强调管理通胀预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之一,还将其上升到“关系政权稳定”的高度。

  同时,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也明确指出,国内的通胀压力有所提高。9月底的货币政策会议将“通胀”重新提到第一要务。这也难怪央行应对通胀已拉开了阵式,并尝试加息以谋求国际主动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