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吴清辉:香港兴办私立大学须三思

http://www.CRNTT.com   2010-10-30 00:19:18  


 
  为理想而去摸着石头过河 既有痛苦教训也有兴奋经验

  刘乃强:可否谈谈您到内地办学的经验与教训。

  吴清辉,哈,这个问题可是会产生很多酸甜苦辣的。

  这么说吧,我们在进去珠海之前,也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就如同邓公当年所说:“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看。既有令人痛苦的教训,也有令人兴奋的经验。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是香港毕竟和内地在做事的方式、原则等方面,还是颇有差异。

  我算是对中国内地很熟悉的了,可是真正到了操作的层面,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每一步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如果不清楚内地的规矩,就可能给你拖很久。我们浸会大学当时也不是拨出很多资源,当时贷款一亿五千万,校舍就用了一亿三千万,剩下两千万作为最初的启动资金。这么少的钱要办一所大学,你想不辛苦,是很难的。

  当时并没有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的条例,只有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但是同时又说我们香港不是“外”,因此只能用这个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作为参考。你可以想像,参考的诠释,可以是很宽泛的。我想,国家教育部也是想看看先行先试的效果。唯其如此,内地很多部门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我们和北师大之间的合作办学个案,常常弄不清楚应该用哪个条例来处理。

  我并不是抱怨,因为这条路是我们自己要走的,而且当时这个办学方式对内地和香港都是没有经验的,大家都在摸索。我们是为着理想去办学,有困难也有理想支撑。

  可以说,当时全中国都不知道国际学院是个什么东西,内地当时对香港浸会大学也不是很熟悉。虽然知道北师大的名字,但是学生最终又拿的是香港的学位,这就出现了无穷多的问号。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顺利吸引到了第一批的学生呢?就是因为中国内地不少的家长,知道他们的孩子不太适应或者说不太喜欢传统的大学,因此希望寻找一个代替品。当然他们可以选择出国念大学,但是出国除了费用的问题外,还有父母不放心的问题。所以一看到我们的联合国际学院是英语教学,毕业后拿的是香港浸会大学的学位,就感到好奇,就希望试一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