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怎么看台湾的死刑争议

http://www.CRNTT.com   2010-05-18 08:32:17  


 
  圣奥古斯丁的原罪说当然不能满足一般的思想家,但是他的阐述毕竟是根据希腊(特别是柏拉图)思想来的。按照柏拉图的看法,所有的形式都是完美的,但是形式的具体展现则都是不完全的,不够完美的。宇宙间的每一个个人都是完美的“人”的不完美的展现,这种不完美就是罪恶的根源。在基督教兴起的早期,许多用柏拉图思想来阐述基督教思想的人把完美的形式解释为上帝,是精神的,也是抽象的,而一切不完美的展现则是具象的,也是物质的。具体物质的生存当然就是罪恶的起源。圣奥古斯丁把这样的观念拿来解释罪恶的起源,并加上“原罪”的想法,使得所有的被造物(根据最高的形式而产生的万物,以人为代表)都生来就残缺不全。事实上,既然具象的那种物质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原罪”的说法也就成立了。保罗已经带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欠了上帝的荣耀”。罪恶就是一种不完美。

  20世纪的神学家巴特因此认为罪本身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是一种不完美的状态。巴特用“如影随形”来解释罪恶:罪恶会在光明 (上帝)的照耀之下显现出来。这个说法与保罗的解释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到“如影随形”,我想起中国思想中常常谈到的“月映百川”的比喻。这个来自佛教的说法,后来被朱熹拿来说明“一本而万殊”(理一而分殊)的本体思想,说理是生存的本源,而万物都有各自的理。理本身的根本是一个,而分殊的理就是存在物生存的依据。存在物的存在是一种“气”,理与气能合一当然最好,但是大部分的气都无法达成理的完善。这种不完善(特别是道德意义上的完善)乃是私欲的起源,也就是恶的根本。

  天理与人欲的斗争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哲学命题,中国人也常常爱用这种二元论的说法来解释人间的各种邪恶。明代中叶以后的思想家们,尤其偏向于用二元论来说明善与恶的对立。但是如果严格遵守朱熹的看法,这两者其实并不是那么二元的。罪恶或人欲都是一种本质上的不完美,是依傍于完美的理而显现出来的亏欠。

  这种一元论的说法,把邪恶或罪孽看成是追求完美过程中的缺欠,倒也有它的好处,因为它肯定了万物(用西方的说法就是所有的被造物)能遂行理或最完美的形式的潜力。这就让人们发现,人并不一定非要犯罪,罪恶是追求完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窘。

  从这个角度看来,主张废除死刑的人确有他在思想上的意义或甚至于根据,怪不得几乎所有的宗教家都提倡我们要对人的犯罪与邪恶有所同情和怜悯。然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真是很难了解人常常好像不只无法追求善与完美,而且更似乎会选择自甘堕落。这两种状况是不是一样,思想家们还没有深入探索的。我们因此对该不该废除死刑,还有很长的路要摸索。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