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寻回,而非告别“五四”

http://www.CRNTT.com   2009-04-24 10:34:18  


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北大红楼免费开放。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讯/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王赓武、郑永年联合署名文章《寻回,而非告别“五四”》。文章说,今天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大变局产生大问题,大问题的解决呼吁思想的大解放。而思想解放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阶层一直在呼唤的。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思想的大解放呢?这里人们就能看到“五四运动”精神对今日中国的相关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所需要的是寻回“五四”,而非告别“五四”。全文如下:

  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从这次运动发生的那个时代起,“五四运动”注定要成为中国现代史的主题。在此之后,中国历史的所有发展似乎都可以以不同形式和“五四运动”联系起来。无论是在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人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经历过“五四运动”的中国。也正因为这样,人们对“五四运动”的解读和评价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意识形态的解读,有政治的解读,有党派的解读,也有各种各样带着时代气息的文化解读。但无论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各种解读都和现实中所发生的现象和所存在的问题分不开。持肯定态度的人可以从“五四运动”中找到正面的因素,而持否定态度的人也同样可以从“五四运动”中找到负面的因素。

任何轻易结论都为时过早

  举一个例子来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进入一个倡导政治改革的时代,无论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知识领域,人们大力推崇“五四运动”的进取、改革甚至革命精神。但是在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人们对“五四运动”就有了很不相同的看法,一些人往往简单地把这场运动和激进主义联系起来。天安门事件之后,中国的知识界想“告别革命”,开始对革命和激进社会运动作知识反思。不久,中国领导层也正式提出共产党要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

  在革命的时代,人们需要“五四运动”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精神,但在和平执政年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既然“五四运动”是激进主义的产物,也是和革命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在今天再提倡“五四”精神就显得不合时宜了。这或许是中国大陆有关部门这些年来低调处理“五四运动”纪念日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