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奥巴马的对欧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09-03-16 08:35:37  


奥巴马正因金融风暴坐困愁城,如要突围,只有另辟战场一途。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讯/台湾《中国时报》陆以正专栏今天载文“奥巴马的对欧外交”,文章说,奥巴马正因金融风暴坐困愁城,他挽救经济危机的表现,四十九名经济学家只给他打五十九分。如要突围,只有另辟战场一途,我敢大胆预言,奥巴马下次出国访问的首选目标不是中国,而是找个机会和梅德韦杰夫面对面谈话。全文如下: 
 
  奥巴马就职到今天还未满两月;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史无前例的黑人总统已经迫不及待地派遣了五位特使,分别前往各个敏感地区与友邦乃至敌对国家,全盘检讨并探索新路线的可能性。这样做等于不信任前朝遗留的常驻使节,国务院老人虽不以为然却不敢批评。 

  希拉里国务卿自然全力配合,不在话下。美国要对欧洲盟国加压,要它们与华盛顿亦步亦趋,除同文同种的英国义不容辞,有求必应外,北约其余各国自顾不暇,就没那么方便。更难打交道的是宿敌俄国,梅德韦杰夫“总统”对内正严防普京喧宾夺主,对外则自恃为核武大国,虽受金融海啸与石油跌价的双重冲击,仍然不肯卖奥巴马的帐,早就摆好架式,等候美国来和它谈判,如何画分双方在欧洲的势力范围。 

  与欧洲息息相关的中东,更是症结所在。西欧国家碍于美国情面,同意由北约派遣部队在阿富汗协助清剿“盖达”窝巢,因而陷入泥淖。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叙利亚、黎巴嫩、乃至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纠缠不清的仇恨,都是奥巴马的头痛,考验他的外交政策。 

  与布什相比,奥巴马没有过去的负担,愿意试探一切可能解决中东问题的途径。他一方面加派一万七千官兵投入阿富汗战场,另一方面却在三月六日接受《纽约时报》专访,坦承在阿富汗遭遇困难,因此美国不排除与“塔利班(神学士组织)”谈判的可能性。 

  也就是同一天,国务卿希拉里在日内瓦出席北约部长级会议时,送给俄国外长拉福若夫(Sergei Lavrov)一枚电脑的“重新启动(reset)”徽章,充满象征意义。它等于在告诉俄国,奥巴马总统有心在对俄关系上,丢弃过去的意识形态争执,另起炉灶,一切从头做起。国际媒体争相报导这则花边新闻,令世人耳目一新。但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