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俄经济遭严寒 “普京经济学”面临考验

http://www.CRNTT.com   2008-12-17 00:35:28  


“普京经济学”遭遇严峻考验
  中评社北京12月17日讯/《时代》周刊发表专文:俄罗斯经济遭遇严寒。全文如下:

  失业潮突袭俄罗斯小城

  如果你想要把握俄罗斯的脉搏、了解过去几年由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繁荣突然遭遇的痛苦停止,那就抛开莫斯科浮华的消费主义,向西南驱车220英里(354公里)前往俄罗斯小城柳季诺沃吧。 
 
  这段5小时旅程的第一部分,道路是平坦的四车道高速公路,不时闪过的是光鲜的加油站,还有一个崭新的三星电视工厂。接着,一切就变得不同起来。高速公路变成了越来越坎坷的小路。最后的20英里,你沿着车辙颠颠簸簸,只会对路边晃动的白桦树感到心烦。

  柳季诺沃(4.7万人口)没什么引人注目的,这个小城的名字意思就是“人民镇”。这儿的中央广场是个交通环岛,一个基座上安置着一台苏联T34坦克,那是二战的纪念碑。它的旁边是个农民市场,附近村庄的俄罗斯妇女戴着羊毛帽伶牙俐齿地出售自家种的胡萝卜和土豆,每磅25美分。但是观察得更仔细些,就会清楚,即使是柳季诺沃也没有凝固在某个时间。一年前,一个购物中心在这儿开张了,出售韩国的冰箱、法国的酸奶和仿造的意大利高跟鞋。城郊正在修建几幢居民楼——这是十多年来首次出现的新的住宅建设。这里有5家工厂,雇佣了该城的大量居民,直到不久前,这里都还有足够的工作提供给每个人。

  但现在不再是这样了。起初是在11月初,5家工厂中有4家都突然通知工人,他们要改成每周工作3天。接着,解雇开始了。这里的铸铁厂曾经是薪水最好的,现在裁掉了1200名工人中的80人,该厂的管理者宣布,他们可能还要裁掉600人以上。而今年刚启用一条新生产线的电缆厂也解雇了40人,并把剩下雇员的薪水压缩了15%。当地报纸《柳季诺沃工人报》的编辑伊万?普罗宁说:“有一天人们醒来,一切都改变了,就像是一场龙卷风突如其来地袭击了这里。”

  “普京经济学”遭遇严峻考验

  全球金融危机打击着一个又一个国家,俄罗斯也不会幸免。俄罗斯现在的状况比上一次在1998年金融危机时要好得多,在那次金融危机中,卢布崩溃,国家陷入瘫痪。而这一次,俄罗斯过去几年靠着油价飙升而积累的6000亿外汇储备还剩下了4500亿。俄罗斯最大的几家银行(均为国有)似乎避免了导致诸多美国和西欧银行崩溃的有毒资产。然而,俄罗斯还是不知不觉地被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所虏获,这是因为俄罗斯对于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的不健康依赖,这三者占据了俄罗斯出口收入的1/3以上。从今年夏天开始的能源和商品价格崩溃暴露出了俄罗斯的脆弱:这显示出,俄罗斯的繁荣是建立在昂贵的石油和其他稀缺资源基础上的。过去5年平均超过7%的俄罗斯经济增长现在举步维艰,明年可能会跌到2%以下。

  而且,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大规模失业的危险试图逼近了俄罗斯。私营的莫斯科Rosbank银行研究部负责人马克西姆?奥雷什金说:“过去2到3年,钱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现在天上不再掉钱了。”

  这一切也是对“普京经济学”的首次严峻考验——那是现总理普京在2000到2008年担任总统的2届任期内实施的国内政策,现在这些政策也被普京的继任者梅德韦杰夫所继续。当石油收入大量涌入国库,克里姆林宫就能通过大方的社会开支计划和主导国民经济的国有企业的大幅加薪来对普通俄罗斯人展现慷慨。即使当时俄罗斯政府也留下一部分钱作为应急资金,但是也没人想到这么快就需要动用这些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