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中华文化圈公共产品 如何供应?

http://www.CRNTT.com   2020-01-21 00:18:08  


 
  对此问题,大陆也有所察觉,也试图做一些工作,然而由于《香港基本法》和“一国两制”的约束,大陆方面的机构难以放开手脚,对香港教育体系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本以为按照“井水不犯河水”的做事理念,香港与内地可以相安无事。尤其香港收回后一段时期,香港人对一国的高度认同,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港人表现出来的救济热情,让人觉得香港没有问题。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香港对一国的认同,实际上是对主权中国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对文化中国的认同。相比台湾,香港的国际化程度更高,人群也更复杂。香港素有“文化沙漠”的称号,中国正统文化的精英基本上在海峡两岸,偶尔到香港客串一下。香港本土文化是港英统治时期形成的,除了高等学府外,社会主流文化基本上以娱乐八卦、休闲消遣内容为主,任何严肃的话题在香港都会以夸张失真的方式表达出来。由此造成了大部分香港人对客观现实认知的错位。

  回归初期,香港与内地人民缺少交流,但港人至少可以保持基本的礼仪。随着内地开放对香港的旅游,大量内地游客蜂拥而至,与港人近距离接触。港人对带着真实中国文化气息的内地游客有了真实的感受。各种负面消息频出,港人情绪发生变化,从欢喜到厌烦、厌恶乃至仇恨,从个体扩大到群体,从日常生活细微上升到文化层面。所以,香港回归仅仅体现在国家主权层面,文化中国的认同没有完成。

  从香港的事件引申出一个问题,统一中国除了国家主权落实之外还需要文化认同。前者体现了硬实力,后者需要软实力。中国主权的认同具有确定性和地理空间性,但文化中国的认同则没有确定性并且超越地理空间。比如,作为中国人,他(她)拥有中国国籍,并且持有中国护照定居中国或旅居海外,说明了对主权中国的认同,但是还有一大部分中国人,他们拥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护照,不在中国主权的管辖内,但这些海外华人高度认同中国,拥有一颗“中国心”,实际上这是对文化中国的认同。以此为逻辑,在讨论中国统一的问题时,可否把文化中国的认同作为重要议题,而文化中国认同的过程首先要从讨论中华文化圈的构成开始。

  二、中华文化圈的构成

  中华文明是一个历史的传说,也是一种现实的存在。支撑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力量主要是中国人,他们分布在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他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中华文化圈,其主要族群是汉族。汉族并不是构成中华文化圈的唯一族群,其他族群也可包括在中华文化圈内。判断是否纳入中华文化圈的起码条件是,使用中国象形文字;说普通话;说中国方言。更高级的条件是,熟悉中国的历史文化,瞭解中国的哲学理念和行为方式等。当然,国籍仍然是判断是否属于中华文化圈的重要条件。祇要拥有中国国籍,无论是什么民族,都被认为是中华文化圈的一分子。但在海外这个判断比较复杂。尤其是从中国移居海外的少数民族,他们与其他国家的主体民族同宗同族,是否将其纳入中华文化圈主要看他们的认同,即是否接受文化中国并愿意参与文化中国的建设活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