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 
中评论坛:澳门回归二十周年面面观

http://www.CRNTT.com   2019-12-16 00:07:43  


 
  第四,文创产业和基地建设前景广阔。2002年赌权开放之后,博彩业一业独大,长达10多年以博彩业为主导的经济高速增长固然可喜,但也带来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化的隐患和风险,产业结构势必要调整。发展文化产业是澳门建设“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基地”,实现经济结构适度多元发展的有效路径,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澳门经济适度可持续多元发展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特区政府充分意识到发展文创产业的重要性,连续八年的《特区政府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对于文创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墨。2010年,正式成立 “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厅(挂靠文化局)”和“文化产业委员会”等专门机构。2013年再成立“文化产业基金”,又于2014年颁布《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框架》,明确提出澳门文化产业的定位规划与发展模式。得益于政府的推动和民间业界的努力,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公司的数量逐年递增,大型会议展览和文体相关赛事活动日趋活跃,文创氛围越加浓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澳门的定位。当前,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一带一路”重在经济合作,同时也可视为中华文化文明的对外弘扬传播。作为重要的中西文化融汇节点和交流中心,澳门应发挥自身独特作用,为中华文化的输出搭桥牵线奉献力量。

  就所扮演的文化角色与所具备的实际影响力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澳门社会的主流文化,发挥实际功效、推动澳门文化事业向前发展的也始终是本地华人和华侨华眷团体。由于数百年来或隐或显、程度不均地存在着外来文化,澳门整体文化格局显得丰富而多元。这些内蕴特色与优势,为大湾区其他城市所不具备。无论从城市精神气质还是文化内蕴底色抑或中西交通和区位优势乃至国际影响和制度优势等方面考察,澳门都是最具资格也最适合肩起建设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使命。

  2016年,澳门特区正式颁布实施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规划兼顾了澳门短、中长期发展需要,把落实与国家“十三五”规划对接、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融入区域合作等内容单列成章。规划与“一带一路”建设、“大湾区合作框架协议”形成有机结合,有望培育出国际合作新优势,势必进一步发挥澳门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使澳门在对外开放特别是在促进内地与葡语国家交流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回归20年来,澳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众安居乐业,谱写了“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篇章。今天,澳门民主政制有序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经济适度多元发展逐步落实,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20年发展经验证明,“一国两制”制度是正确的、成功的。“一国两制”为澳门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优势和保障。融入祖国发展大势,善用“一国两制”优势,扎实推动澳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是特区政府与民间的共识。

  未来,寄望新一届政府提升公共治理水平,善用公帑,强化官员问责制度。要把民生工作如住房问题等作为施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善用8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优先规划兴建居民住房,彻底解决高房价问题,帮助民众早日实现安居梦想。

  要继续加强青少年国情教育和爱国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培养更多爱国爱澳的专业人才,把新一轮“一国两制”实践不断推向更高实效、更高水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