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 
中评论坛:美中关系牵动两岸变局

http://www.CRNTT.com   2017-06-26 00:13:31  


 
  最近在与一些大陆朋友交流时,他们提到因为马英九时期承认一中,所以两岸关系可以发展;但民进党有“台独”的嫌疑,所以逼得大陆不得不反制。但我认为,把一中明确化的过程恰好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很多时候越要明确化一件事,反而就越让这件事走向死角。回顾两岸交流的整个过程,其实会发现很多时候真正让两岸往前推进的反而都是民进党。比如,当李登辉在搞“戒急用忍”时,许主席就已经提出了“大胆西进”的主张,后来的发展很难说这样的主张没有一点作用;当马英九在当陆委会副主委时,我清楚记得他用一些很奇怪的论点反对两岸“三通”,后来真正的突破却是陈水扁当政时先实现“小三通”,在以“包机”的方式实现局部的“三通”。很难想像,没有这些过渡,后来的全面三通不可能那么顺畅。又例如,像中评社在台湾设点,也是在民进党执政的时候完成的。从这些往例可以看到,如果北京愿意站在一个真正化解相互疑虑和误解的角度上,其实很多事情都可以逐步往前推进。

  这里涉及到中国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思考方式――一元性思考,简单说,就是相信复杂的问题都可以找到一个源头,从这源头下手,就可以一次性地解决整串的问题。这里没法谈太理论性的问题,我要说的是,想一元性地处理问题是有很多问题的,我比较相信科学哲学中的点滴工程论――一点一点、不断累积演化,就好像迭砖头一样,最终能够盖起一个大厦。如今的两岸关系可能也需要我们摒弃一元性解决的思维,不可能在某个时间点宣布了“一个中国”,那好像就是实现了民族复兴,反而是一个砖头一个砖头地迭,在这样坚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厦才会稳固。

  再强调一次,当今中国周边,对大陆不怀敌意、反而有相当善意的是台湾,在整个亚太区域中,这是很明显的现象。虽然名义上没有明讲,但台湾已经用具体的作为体现了“两岸一家亲”,这是上世纪八○年代以来两岸交流逐渐建立起来的。我认为这样的关系有机会再往前推进一步,甚至可以建立一个更深的基础。1950年代时,中美两国还处于冷战对峙的时期,相互是敌对国,但还在华沙经常性地谈了136次,尽管这些会谈时续时断,而且除了少数归还扣留的人员、财产等具体事情之外,几乎一无成果,但没有人会否认,后来70年代时中美关系的突破,这一系列“几乎一无成果”的会谈,恐怕无形地奠定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这是沟通最重要的功能。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提出来就教于各位。谢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