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 |
中评深度专访:孙云谈命运共同体 | |
http://www.CRNTT.com 2016-11-14 00:48:04 |
孙云,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教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两岸关系重大理论平台执行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台湾政治与两岸关系。出版过《“台独”理论与思潮》、《台湾政治生态的变化与两岸关系》、《冷战后美台关系研究》等多部专著;发表过《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认同及对两岸关系之启示》、《论台湾民众两岸“共同体感”的建构》等各类论文60余篇;主持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等各类项目数十项。 以下为专访全文: 中评社记者:您曾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对两岸共同体意识进行过研究。那么,在您看来,“命运共同体”是什么时候被引入两岸关系语境的?为何要运用“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来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标? 两岸因分隔导致陌生 台民众认同出现偏差 孙云:习总书记近些年来特别强调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因为两岸就是一个整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国。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海峡两岸长期分隔,经过日本殖民统治50年,又经过国共内战,再加上外力的作用,形成了今天两岸关系的格局。海峡两岸经历了不同的政治社会化与不同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因为长期的隔绝,互相没有来往、没有交流,两岸彼此比较陌生,所以两岸之间相互了解、抛弃偏见还需要一个交流、交往与不断提升的过程。 但是,由于台湾从1986年开始经历“民主化”,1988年李登辉上台后,不断推动形塑“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在文化上、教育上“去中国化”,厚植岛内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台独”意识,因而台湾民众对“命运共同体”概念的认知上上出现了偏差。台湾认为自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而大陆强调两岸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再到2000年民进党上台,岛内“台独”分离意识不断发展。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