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中评分析:香港史进入中史大纲,利多弊多? | |
http://www.CRNTT.com 2016-10-12 00:17:13 |
历史不乏味 课堂乏味 与内地不同的是,香港的初中升高中并没有考试。如果高中会考可以不考,高中可以不学,又没有约束性的考试,督促学生的知识掌握到达某种适当的水平。那么,即使初中阶段,中国历史科是必修,学生不爱学、不认真学,也并不奇怪。在此种现状下,初中阶段尽可能提高课堂趣味,培养学生兴趣,成为改善中国历史科岌岌可危地位的唯一有效途径。 其实,历史本身并不乏味,所谓“历史比小说更精彩”是客观事实。事件发展演进中的悬念,往往有绝佳的吸精效果,《三国演义》、《雍正王朝》等历史题材连续剧的流行,都可佐证。不过,流行文化中历史元素的渗透,是否能延伸到课堂中,老师又能否把握,始终有一个问号。 本地史有助提高兴趣 忧本土主义抬头 既然社会没有鼓励历史学习的大气氛、教育体制上没有考试强制学生掌握基本的内容、用流行文化渗入效果又不明,中国历史教育本地化、与现实产生联系,就成了出口。教育局的谘询文件中,把原本散列在国史各个单元中香港元素单独列成章,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世史、中国现代史四个单元并列,再穿插入四个单元之中,无疑是这一思路的体现。除了本地化之外,详细论述香港开埠以来的情况、近代香港史与中国历史的交织,一路至今日香港,于学生而言,显然更具有“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兴趣。 不过,现时初中历史课纲内容庞杂,不仅包含政治史,也包含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史。即使每周有两节的中国历史课,多数老师也不能教完上述内容,实践中往往是只教古代、不教近代,或者只讲传统政治史,忽略经济宗教史。另一方面,虽然教育局规定每周应该有两节中史课,但实行过程中,一周一节中史课,甚至两周仅一节中史课的情况也存在。不解决课时不足,或是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仅仅增加本地史的分量,是否能解决问题? 另外,香港自回归以来,实际上没有经过严格的“去殖民化”过程,“西方认同”还普遍存在。出于历史原因,学生本来就对国家缺乏温情和敬意,如果再增加本地史的比重,“本土主义”或者更加突出,客观上进一步帮助建立以香港为中心的史观。联想当年李登辉从设“台湾史”开始的“去中国化”过程,不难理解其中的隐忧。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