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 |
中评观察:“丙申夏香港共识”诞生始末 | |
http://www.CRNTT.com 2016-08-25 00:28:44 |
政治化、说教式语言 香港青年人听不进去 刚刚对草案的第一句话“发难”,与会学者又对草案的文风产生了质疑。洪锦铉表示,提建议时在表达上要尤为小心,“我们还是年轻人,不要像年纪大的要求年轻人应该如何如何,这样就脱离本身青年论坛与智库的定位”,他建议,表达的语言要贴近他们的心,如果通篇使用“应该”、“需要”等说教式的字眼,“我们就脱离了年轻人、脱离了群众”。 袁弥昌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类似的意见,他认为,如果一开始就谈“责任”、谈“本土价值认识不正确”、再讲年轻人没有国际视野、没有从国家高度看问题,“上午我们刚批评他们政治化,但我们的观点在不少港人眼中也是政治化的批评,如果一谈就是国家的高度,港人就不听了”,他认为,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把政治和经济分开,“他们没有,我们也没有”。袁弥昌建议要先把政治经济分开,再引导年轻人把政治经济分开。朱岩也同意这一思考,她表示,虽然李光耀说过“所有政治问题背后都是经济问题,所有经济问题背后也都有政治问题”,但她认为还是可以聪明地分开来讲。 不过,洪锦铉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在年轻人看来,政治问题就是政治问题,他们不会分开来考虑。“那些喊‘港独’的不会考虑未来会怎么样,喊得出口的人都是在读书的,没有什么经济负担”。他指出,中学生喊‘港独’并不是像李光耀说的那些背后有什么经济问题,这只是一种感性的表达。 而至于青年人如何维护并增加香港的竞争力,“坦白讲,香港青年现在也不关心这些问题,不关心我们怎么增加竞争力,现在他们想的是如何保留过去的光辉,抵抗内地的影响”,邓咏骏认为,共识草案中一些内容,跟香港青年人所想的没有什么关系。“跟他们谈国际竞争力,他们也不会听啊,就像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对不起来”,李浩然感慨。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