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6.7%是有就业有质量有支撑的增长

http://www.CRNTT.com   2016-07-22 07:02:50  


 
  消费需求持续扩大 外需有所回稳

  文章称,今年以来,中国消费、出口、投资出现新的变化。其中,消费的贡献持续上升,外需的负拉动明显减弱,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一是消费平稳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升。在国际贸易低迷、出口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中国扩内需、促消费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其中二季度增长10.2%,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增速与一季度持平。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同比增长15.6%,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6.9%,加快0.6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上升。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比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36个百分点左右。

  二是出口降幅收窄,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负拉动减弱。尽管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贸易持续低迷,保护主义抬头,但在一系列稳定出口、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下,中国出口形势有所改善。上半年货物出口额同比下降2.1%,比一季度降幅收窄2.1个百分点。考虑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以及进出口价格指数变化的影响,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负向拉动明显减弱。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4%,比一季度收窄9.9个百分点。

  三是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结构优化。受传统领域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以及体制机制不畅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资本投资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8%,回落2.9个百分点;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9%,加快1.3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投资增速下滑的幅度。投资增速虽然回落,但结构在持续改善。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7%,快于全部投资4.1和2.7个百分点。

  需要指出的是,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增速回落的同时经济增速也出现回落,但近年来,在政府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只要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增速仍可能保持稳定。

  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新动能不断增强

  文章指出,上半年,新经济表现颇为“抢眼”,在支撑增长、带动就业、促进转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新主体新成果快速增加。随着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落实,创业创新氛围更趋浓厚。各类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市场活力进一步迸发。上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日均超过4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1.4万户,高于前两年。企业更重视创新投入、技术研发。上半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16.4万件,同比增长41%。

  二是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发展明显好于传统产业。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8.2%,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6.6%;快递业务量完成132.5亿件,增长56.7%。

  三是新产品新技术迅猛发展。顺应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的推动下,相关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8.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39.7%,工业机器人(25.760, -0.20, -0.77%)增长28.2%,太阳能电池增长28%,智能电视增长20.5%,城市轨道车辆增长19.1%,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增长17.9%。

  四是新服务新模式不断孕育成长。今年以来,创意设计、远程诊断、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模式层出不穷。旅游、文化、养老、健康、体育等“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网络约车、远程教育、在线医疗、智慧社区等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网络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已在中国400余座城市为近3亿用户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目前专快车日完成订单已突破1000万。在线旅游平台携程网已拥有优质会员数达2.5亿,携程APP下载量累计达17亿次。

  可以说,中国经济能够实现6.7%的增长来之不易。无论从中国经济体量来看,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6.7%的经济增速都值得称道,属于中高速增长。6.7%的速度不仅具有坚实的支撑,更具有较高的含金量,按照2010年不变价计算,6.7%的速度所创造的GDP增量比上年同期7%的速度所创造的增量多增230亿元。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坚定不移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正确的、有效的。展望下半年,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尚不牢固。对此,既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底线思维,迎难而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狠抓落实,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深化稳预期,用政策连续强信心,用创新驱动增活力,促进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