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外交新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16-07-11 07:34:33  


 
  三、“一带一路”倡议是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有力补充

  文章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它不是目前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替代品,而是增加了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发展中国家立场和声音,可以鼓励具有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共同参与、推动国际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更公平、更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首先,中国经济外交新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并非主张与发达国家隔离,也不是要打破现有国际经济体系。而是希望与沿线国家一道,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贸合作,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并非强制输出中国意识形态与中国模式。

  除发展中国家外,欧盟同样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以德国为例,《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战略对接,便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德国的具体实施。《德国工业4.0》旨在融合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实现生产灵活化与智能化,而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现阶段是目标是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强国,实现智能化生产。中国有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优势,而德国则拥有先进的智能技术以及电子制造技术,双方合作可以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提升双方技术和经济实力。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中欧在市场准入与行业规则等领域的异质性,欧洲期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更加透明与开放。为此,我们也应不断推动中欧高层互访,加强中欧智库合作与交流,搭建人文交流平台,阐释“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含义,发挥外交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

  其次,发达国家拥有技术优势,中国拥有一定的资金优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强项,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上述三方可进行有机结合。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成立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案例。AIIB成员国不仅有中国、亚洲发展中国家,同时还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发达国家的参与。因此,它并非“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而是促进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步骤。此外,亚投行借鉴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开发性组织的现有标准以及成熟运作经验,也有力消除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误解和担心。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