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贸易数据背后的货币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4-08-11 09:17:53  


  中评社北京8月11日讯/中国贸易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速达到14.1%,而进口却下降了2.1%。这个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外需在增加,而内需却显得十分乏力。出口增加只能说明外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增加,而进口体现的却是中国的需要。同时,内需减少,外需增加也会导致中国贸易失衡加剧。实际上,7月的贸易顺差2919亿元人民币,扩大了1.7倍。

  经济网发表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文章表示,这样的情况对中国非常不利。因为,贸易顺差的扩大会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最近,美元在QE进一步缩减的过程中对欧元等货币呈现升值压力,而就在这时,人民币兑美元却处于升值的相反状态。这似乎正说明了贸易顺差对人民币币值的影响。

  中国内需本已虚弱,而人民币升值所引发的人民币货币收缩效应,将进一步弱化中国经济内需。这将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内需减弱,外需旺盛将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顺差加大;而顺差加大所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将产生人民币收缩效应,进一步压制内需。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文章分析,人民币升值为什么会导致货币收缩效应?原理如下:从5月份的外汇占款分布情况看,中央银行购汇只有3.61亿元人民币,其余90%的外汇被商业银行购得。这说明,中央银行已经基本退出外汇市场的日常干预,而由18家做市商(商业银行)接过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日常义务。这就有问题了。商业银行购汇量加大,必然“长线”占压商业银行人民币流动性,但商业银行吐出的人民币却是企业的活期存款,属于短线资金。

  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用“长期流动性”置换“短期流动性”。这将带来两大问题。第一,商业银行存贷期限错配加剧;第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加大。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金融核心问题。表面上看,流动性不少(M2增速高达14.7%),但利率居高不下。如果要压低利率,央行必须在更大程度上吐出基础货币——货币政策效力降低。其实,第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揭示了这样的问题,它认为,M2增速超过“名义GDP”增速5个百分点,这说明央行给出的流动性已经很高了。

  M2增速超过“名义GDP”增速5个百分点,确实有点离谱。但结果是什么?6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6%,比3月份下降22个基点——尚不足一次降息的幅度。从结构上看,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3月份仅下降11个基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比3月份下降77个基点,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却比3月份上升23个基点。这说明,企业或个人短期借贷利率下降幅度远远高于长期借贷利率。其内涵是说,市场上,长期借贷资金紧张。这恰恰说明,商业银行资金被“锁长放短”的后果。这样的金融结构是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吗?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