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新变化及其实现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14-08-07 08:52:40  


 
  第二,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以进一步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集中力量推进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持续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到2020年,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其中,“十二五”规划期间建成4亿亩。应优化建设布局,以粮食主产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以及其他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县为重点,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建设方式,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应注重综合治理,把田间灌排工程建设和耕地质量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应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增加财政投入,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各类项目建设按标准化要求建成后要及时确权登记、明确管护主体和经费来源。

  第三,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应用步伐加快,通过良种良法推广、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深耕深松、旱作节水、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一批稳产高产防灾减灾实用技术,促进了粮食的连续多年稳产高产。据统计,2012年中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4.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7%,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然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在70%~80%,德国、英国、法国等超过了90%,中国还有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中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水分生产率仅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60%左右;中国亩均化肥用量达到21.2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1倍,化肥平均利用率在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已成为危害生态环境和影响土地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大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开展高产创建,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第四,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既要让农民种粮有积极性,也要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来看,现阶段应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并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的根本出路,应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调动主产区抓粮积极性来看,应建立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在确定中央对地方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时应加大粮食因素的权重,还可考虑以粮食调入、调出量为依据建立地区之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变“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局面。

  三、 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文章称,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和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阶段,人口总量增加、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国外生活方式影响加深等因素共同推动中国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全社会对粮食乃至谷物的需求总量远未见顶。与此同时,受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制约,中国农业和粮食产能继续提高的难度越来越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对农业而言,也要从中国的资源禀赋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更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粮食进口,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理性抉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