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改革当前中国住房供应体系 | |
http://www.CRNTT.com 2014-08-01 08:52:28 |
“以房融资”模式不可持续 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陈杰文章文章认为,当前中国房地产发展模式,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带来诸多陷阱和危害。 在经济增长层面的最大问题是,城市经济建立在泡沫化的房地产市场上,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系统风险都被放大了。这导致城市运营成本过高,缺乏发展后劲,中坚技术人才容易流失,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难以立足,容易出现产业空心化。靠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和城市硬件环境吸引力所集聚的产业,在发展中过度依靠政府注资扶持和通过基础设施优势来节约制造与物流成本,但依靠创新驱动的活力却受到了抑制,难以实现地方经济的产业升级转型。 当前中国房地产发展模式在社会发展层面的最大问题是,把住房这种民生必需品异化为投资品,不可避免地造成“住房权”和“财产权”的内在矛盾冲突,阻碍“人的城市化”。再加上房改遗留的历史遗产,进一步造成贫富差距分化和财富极化,由此会激化社会矛盾冲突。 中国房地产发展模式之所以存在这么多问题,直接根源在于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选拨制度和政绩考核标准,基础背景是地方政府对国有化土地的垄断出让,核心驱动力是中国财政税收制度的缺陷,最终根源在中国居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制度不健全、缺乏法律保障。 当前房地产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以房融资”模式。客观而言,这种模式所引导的城市经济发展路径中,对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有其积极作用和效果,但危害也是巨大的,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带来了很多副作用。这一模式需不断地放大需求来刺激供给,不惜制造泡沫,但最终难以避免供给过剩带来的泡沫破裂。这一模式至多适用于城镇化扩张早期,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当前对很多城市尤其东部大城市而言,急需转型和替代。 重构中国房地产发展模式,需要有一系列政策配套,其中包括:改变官员晋升选拨和绩效考核机制,重塑中央地方财税体制,规范地方融资体系,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在法律框架下实施住房保障,加强住房需求调节,实现住房供应体系多元化整体重构,加强租赁市场建设,推动多元化保障性住房融资等。限于篇幅,本文重点讨论房地产模式重构本身,尤其是住房供应体系的重构本身。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