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怎么看待中国的经济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14-05-06 08:34:21  


  中评社北京5月6日讯/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1季度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备受关注的1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创下最近6个季度GDP增速的新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这3大指标的增幅似乎说明,那些悲观论者、唱衰论者的确言之有据,因为中国经济增速确实在下降,而且已经接近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7.5%左右的下限。

  中国投资杂志发表中国进出口银行赵昌会文章表示,这些数据引发了巨大的想像空间,同时也开启了多样的政策猜想,其中最大的担心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是否仍然处于政府坚称的平稳增长区间。如果不是,那么,是否需要再度出台包括货币、财政政策在内的短期强刺激措施,或仅用适应性的“微刺激”就可保无虞?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放缓完全是正常现象,尤其是,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没有失误。

  首先,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中央政府的债务处于很低水平,并且国内储蓄丰盈,政府可以为这些债务进行内部融资,外部冲击基本上无法动摇中国的宏观政策框架。相对来说,地方政府债务则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它们曾长期在较大程度上依赖所谓的“土地财政”,而超过50%的债务在2015年底之前到期,虽然偿还能力参差不齐,并且由此造成了约占中国GDP 30%的债务压力,但其正在被不断的改革措施、地方的自主性转型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新经济结构所吸收和剥离。可以看到,诸多观察人士和外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的这些担忧,恰恰正在得到化解。

  其次,人们广泛议论的房地产市场继续处于政策承压状态,但商业地产增幅平稳,住宅地产总体上保持了小幅上扬态势。个别地区、个别城市出现的超饱和状态,即“鬼城”现象,同样属于零散、个别的现象,尚未构成“泡沫破灭”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房地产税暂时难以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但与房地产有关的资金流入说明,国际商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不仅没有缩减,事实上,中国货币当局还不得不严格提防投机性的热钱涌动。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