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为“文化极品”招魂: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器物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4-02-26 14:41:28  


近些年,借服饰弘扬中华礼教文化精髓的“汉服运动”屡掀高潮。
  中评社北京2月26日讯/近几年“汉服运动”屡掀高潮,有人称这是“借传统服饰,弘扬中华礼教文化的精髓”,更有意思的是,有学者将“昆曲、书法、普洱茶”等列为中国的“文化极品”、“文化命穴”。但若仔细思量,便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文化极品”都停留在器物层面,如果中国传统文化只剩下这些东西,那果真是恐怖至极了。
 
01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不单指器物

  中国文化重精神教化 西方文化源于物质生产

  文化含义宽泛,目前尚无准确定义,建国后的几代人,从教科书上习得的文化概念源自苏联,将文化定义为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所以,当代人对文化的理解,依然停留着在这个范畴。在中国,“扶老奶奶过马路”等行为,早已超越道德范畴,上升到了“有文化”的高度。

  其实,多数人并不了解文化的内涵。“文”与“化”在先秦典籍中多单独使用,内涵丰富。最早将二者合用的是《易经》中的那句“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基本含义是以人伦礼仪、道德规范来教化“蛮夷”,使之文明开化。西方主流语言中的“文化”概念都源自拉丁语,原意含有耕作、培养、尊重、教育、发展的意思,最初与土地开垦和植物栽培有关。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偏重精神教化,而西方的文化概念源于物质生产。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译自日文,与欧洲的文化概念相似。欧洲的文化概念在18世纪演化为个人的素养、社会知识、思想成就、艺术和学术作品的汇集,并被引申为一定时代、地区的全部社会生活内容。到19世纪,随着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兴起,文化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国人对文化的理解早期受西方与日本学术的影响,后来受苏联的影响,笼统地以物质、精神两层面将其概括。

  从传统到传统文化 三个层面的解读

  现在意义的文化含义有数百种,结合梁漱溟、钱穆等学者的观点,可以将文化归为三个层次: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中创造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二是历史上所存在的一切历史遗迹、典章制度等;三是与政治、经济、军事并列的一种形态。从文化概念在中国的发展脉络来看,多数中国学者都认为,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倾向于从观念形态来理解文化。这种对文化的理解催生了“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是由“传”和“统”两个层面构成。“传”指的是纵向的延续性,即过去有而现在依然存在的东西;“统”指的是横向的拓展性与权威性。传统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理解为,中国传统社会中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心理层面,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制度层面,包括考试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实物层面,包括长城、故宫、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作品等。中国传统文化记录了中国人发生、演变的历史,留下了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